原標題:歐洲多家大企業宣佈裁員,疫情下新一輪失業潮要來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日歐洲一些大企業紛紛發佈裁員計劃。

在航空業,法荷航計劃裁員8000~10000人,佔集團員工總數的15%~20%;空客將擴大“停薪留職”規模,涉及在西班牙和英國工作的5300名員工;法蘭克福機場計劃削減4000個職位。在汽車行業,寶馬計劃裁員6000人,雷諾計劃裁員4600人。

此前,法國政府已定向救助了航空和汽車業,德國政府也救助了漢莎航空,併爲汽車行業的中小企業提供了補助。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法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學教授趙永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歐洲各國政府在救助這些企業時,已將不能裁員作爲救助前提,這些公司仍宣佈了裁員計劃,可能是爲了與政府討價還價,爭取政府更多的救助。他認爲,緩解歐洲失業率的關鍵仍要加大對中小企業和私營部門的救助力度。

爭取更多政府救助?

據法國媒體報道,法荷航最新出臺的裁員計劃將於7月初提交給工會,其旗下主要經營法國國內及歐洲國家支線航線的霍普公司將受到影響。空客將制定製造部門的自願離職和提前退休計劃,彭博分析師弗格森(George Ferguson)預計,空客裁員總數可能達到1.2萬~1.6萬人。

另據雷諾工會稱,雷諾已詳細制定了在法國裁員的規劃,包括縮減2100個工廠崗位、1500個工程崗位和1000個支持性崗位,裁員規模約佔總員工數的10%以下。寶馬則決定裁員6000人,並大規模取消臨時工和短時合同,這是寶馬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首次實施裁員計劃。

本月,法國和德國政府已發佈了一系列救助計劃,法國政府向法航提供70億歐元援助,爲空客等飛機制造商提供80億歐元援助,並出資80億歐元重振汽車產業。德國政府也已推出了兩輪財政刺激計劃,其中包括向小型電動汽車和充電站提供補助。

趙永升表示,如果法航、空客、雷諾等公司真在7月裁員的話,那麼將越過政府所設定的紅線。“但現在的問題是,目前這些公司並未真正裁員,未來事態發展還要視政府與企業、企業與工會的談判而定。”他認爲,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宣佈裁員計劃或許更多是爲了與政府部門討價還價,並讓工會的矛盾指向政府。他分析,歐陸國家與英美國家相比,勞動力彈性較弱,其中法國的勞動力彈性最弱,德國介於法美之間。從2008年金融危機的情況來看,德國工會的做法相對溫和,當公司出現危機的時候,一些工人只上半天班,拿一半的工資,這樣既保全了公司,也保留了工作崗位。但是,法國工會的影響力甚至大於政黨,做法歷來十分激進,如果此次各公司堅持裁員,各工會很可能也會採取相對激進的做法。

因此,趙永升認爲,雷諾、法荷航等法國公司裁員的可能性恐怕不會太大。

大規模失業難題

安聯保險近日發佈的報告認爲,歐洲國家政府的大規模補貼恐怕也難以避免大規模失業。雖然在歐洲前五大經濟體中(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已有約三分之一的勞動力人口(約4500萬人)得到了政府補助,但據安聯保險高級經濟學家烏特穆爾(Katharina Utermoehl)估計,歐洲仍將有900萬人失業,涉及交通、住宿、娛樂和零售等行業,部分行業需要到2021年末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在趙永升看來,想要解決歐洲失業的問題,根本上還是要爲經濟復甦注入動能。他認爲,政府爲部分行業和企業提供補助,可以緩解產業危機,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現在法德政府出手救助的很多是大型企業及公有部門,而對於歐洲國家來說,約四分之三的人就職於中小企業和私有部門,對於他們的救助纔是緩解失業問題的關鍵。

此外,他補充道,在歐陸地區,法德意西均爲中型經濟體,這些國家的市場相對有限,其經濟能否復甦仍取決於全球疫情的發展和復產復工情況。

烏特穆爾則認爲,當前歐洲各國政府的補助政策雖然會部分解決失業問題,但會提升“殭屍就業”的風險,使部分工人留在原崗位享受政府補助而放棄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他認爲,除工資補助外,政府需要提供如技能培訓等活躍就業市場的政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