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盤網原創/胡

今年兩大信號顯現,三四線城市房價離下跌不遠了

今年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挑戰頗多,本來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就掀起了新一輪的樓市調控,炒房者們這幾年受到各種限制性政策的影響,房價漲幅是越來越慢,有些大城市房價甚至還出現了下跌萬元的情況,這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消息,至少能夠給他們節省不少的購房成本,而前幾年房價上漲過快的三四線城市這兩年漲幅也放緩了,只是房價還一直沒有出現明顯的下跌,這讓三四線城市或返鄉置業的剛需們非常納悶,到底什麼時候房價才能夠下跌呢?

我們知道之前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主要是因爲棚改貨幣化的影響,讓當地樓市產生了大量的熱錢和購房需求,同時也吸引了很多炒房者的進駐,但棚改計劃從2018年開始就逐漸下調,很多省份計劃下調了50%以上,到了今年網上還傳出接下來舊改將會代替棚改,可以說三四線城市需求和房價最基本的支撐力已經漸漸沒有了,現在房價之所以還沒有下跌,原因主要是因爲開發商還有一定的實力可以撐起樓市,當地也會力挺樓市,房價下跌不可能那麼快,但今年以來三四線城市房價下跌的信號就相當的明顯了,至少筆者發現了兩大降溫信號。

銷量沒回暖。

我們知道年初全國樓市受風波影響很大,不少城市樓市銷量下滑嚴重,直到四月份才逐漸開始恢復,而到了5月份一二線城市樓市銷量基本上已經恢復到了2019年的水平,但三四線城市5月份卻還沒有完全恢復,新房交易量依然不火。這說明在沒有棚改剛需的支撐之下,三四線城市的購房需求出現了很明顯的緊缺現象,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找不到接盤的人,大部分三四線城市都吸引不到外來人口,當地原始的購房需求早就在前幾年消耗殆盡,短期內開發商可以靠炒作支撐房價,但長期以往把房子賣掉纔是他們能賺到錢活下去的必要方式。

購買力有限。

其實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三四線城市火熱的時候,這個因素一直是沒有被體現出來的,雖然從整體上來說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和收入之間的差距沒有一二線城市大,但三四線城市大部分人的收入空間是很有限的,可能常年的工資都在幾千元左右,而一二線城市卻不一樣,縱使也有很多月薪幾千元的人,但也有不少月薪幾萬甚至更多的人存在,這些人給了大城市房價更多的想象空間和支撐力,深圳房價收入比最高,你敢說深圳房子的性價比沒有鶴崗高嗎?肯定不是。而這個因素也就導致了今年三四線城市樓市成交量遲遲沒有回暖,但凡房子性價比高,也不至於沒有人接盤。

可以說在一個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之下,三四線城市樓市需求不足的問題在今年被逐漸的暴露了出來,筆者認爲今年下半年大部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都會出現很明顯的鬆動情況,因爲開發商需要通過把房子賣掉換取現金流,同時也會出現一些中小開發商面臨破產的情況,對於三四線城市的剛需購房者來說,下半年纔是今年適合買房開始的時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