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讀《愛麗絲漫遊仙境》,紅桃皇后說過一句話,在這片森林裏,不進等於後退,停滯等於死亡。拼命奔跑,或許能保持在原地。

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今天的狗不理。

近日,狗不理退市引發廣泛關注。根據其退市公告,公司自5月11日起終止股票掛牌,已得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公司的同意。就退出新三板的原因,狗不理解釋爲,結合業務發展及長期戰略規劃的需求,以及當前實際經營情況,審慎考慮後申請終止掛牌。

在如今的餐飲業,老字號並不意味着免死金牌,啄木鳥財經曾在2018年寫過全聚德被IDG大量減持,戳右回顧:154歲全聚德不聚財 IDG割肉離場後還有人看好嗎?| 生活財經

事實證明,困境不容易走出來,全聚德2019年年報數據仍舊一言難盡。

狗不理和全聚德的故事有着很多相似之處,前者是慈禧親口稱讚,後者則是號稱宮廷御廚的親傳,踏上資本市場之後面臨的爭議和問題也類似,主營業務單一,毛利率下滑……

盛名之下

狗不理最近一次大範圍“出圈”還是在2000年的春晚上。馮鞏和郭冬臨的那一場相聲將狗不理包子正式安利給了全國觀衆。

那一刻,嚐嚐18個褶子的大包子就成了廣大羣衆去天津的打卡必備任務。

知名度帶給了狗不理諸多好處。

首先是源源不斷的外地菜 客源。

啄木鳥財經翻閱狗不理在大衆點評的留言區,基本上都是遊客打卡評論,感受也大多相同,韭菜當一次就算了。

當決定喫一樣食物的原因僅僅是爲了情懷,那這食物本身,也早就死亡。

狗不理也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做的就是遊客生意:

(圖片來源:2019狗不理年報)

同時知名度也讓狗不理受到了資本的青睞。

2015年11月,狗不理集團旗下子公司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登陸新三板。

該公司成立於2005年,主營速凍包子、醬滷製品等速食。天眼查信息顯示,就股權結構來看,天津狗不理集團持股99%,自然人高秀琴持股1%。

根據2019年的年報的主要客戶情況,仍舊以自產自銷爲主。也能從側面反映出狗不理集團的經營情況。

從年報來看,自登陸新三板以來,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營收由2015年的8948萬元增至2019年的1.55億元,淨利潤則由601萬元增至2424萬元。不過,其毛利率自2017年起持續下滑,2017年至2019年,狗不理食品毛利率爲39.8%、39.26%、37.99 %。

關於此次退市,餐飲連鎖品牌顧問王冬明分析稱,新三板企業在業績持續增長的情況下終止掛牌,一般有兩種可能,即主動退出新三板轉向謀求A股上市,或因其他原因被迫退市。但在他看來,目前餐飲業受疫情重創,狗不理業績也很難提升,因此其下一步在資本市場的動作仍需觀望。

考慮到狗不理的遊客定位,此次疫情對狗不理的打擊可能更大。

選擇把自己定位成一日遊景點,或許能夠靠着祖輩攢下的名氣掙錢,但同時也擺脫不了旅遊景點的宿命。

當然疫情影響只是一部分原因,狗不理這些年在多元化上的“騷操作”或許也是其退市的原因之一。

劈叉式跨界

賽馬的時候人們會給馬兒戴上一種眼罩,這種眼罩會幫助馬兒遮住側方視野,避免干擾,能夠百分百專注向前跑。

如果從狗不理的多元化發展的情況來看,他們大概率也需要這麼一個眼罩。

2015年,狗不理花3000萬收購了高樂雅咖啡在中國的特許經營權,並揚言5年開店200家,挑戰星巴克。

5年過去,啄木鳥財經在高樂雅的國內官網上查詢發現,目前國內的門店爲28家,其中天津地區爲16家,佔比超過一半。

超越星巴克這個“碰瓷”有點眼熟,無獨有偶,如今因財務造假22億面臨納斯達克退市的瑞幸咖啡也曾說出過類似的豪言壯語。

2017年,狗不理集團成立狗不理國際(Go Believe International)。先後收購澳大利亞知名保健品老字號Henry Blooms等。

在2019年上海進博會上,狗不理國際展出了包括營養補充劑、面膜、眼罩等護膚品。

同時,狗不理又跟澳大利亞益生菌菌株生產有限公司簽訂股權項目併購協議,狗不理集團將通過控股這家澳洲企業正式進入益生菌領域。

狗不理集團董事長張彥森表示,項目投產後,將建成具有TGA藥品質量標準認證的澳大利亞首家益生菌膳食補充劑和益生菌原料工廠。項目一期將在今年5月13日投產,當年可實現35噸高濃度高活性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等益生菌菌株的生產,年產值達5億元人民幣。項目二期,將利用低溫噴霧乾燥等技術實現耐高溫益生菌菌粉製造並擴大產能至200噸。

至於包子和益生菌的聯繫,狗不理是這麼解釋的:

引進第三代益生菌技術,使狗不理包子半發麪發酵更充分,營養吸收更快;從木瓜和木瓜葉中提取天然益生菌酵母替代傳統酵母和工業酵母,未來狗不理包子運用這一技術可提升包子麪皮口感和麪蛋白的營養吸收;益生菌運用到畜牧飼料中可減少或代替抗生素的使用,使狗不理包子的餡心更安全營養。

益生菌包子還沒問世,不過通過狗不理的一貫的定價來看,或許能勇創價格新高。

這些跨界操作,讓狗不理逐漸遠離了餐飲業。

一個起家於平民百姓的品牌拿起了高端範兒,口味、服務卻在下降;從做熱氣騰騰的包子到做速凍食品,這樣的反差確實有點透支品牌;資本加持下的跨界發展、盲目多元化……老字號想走新路,還得深思慎行。

多年以來,狗不理這般沒有條理盲目擴張的多元化,使得包子主業喪失了規模化擴張的後勁,從而最終拖累了“狗不理”這個品牌,如果“狗不理”最後真成了“狗”不理,那麼這個火了100多年的“老字號”品牌恐怕真的要毀在這一任掌門人的手中,這恐將成爲天津人心目中難以磨滅的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