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6年3月到1948年3月,解放軍打四平一共打了四次,一直到第四次纔算是真正的收復了四平,肅清了國民黨軍隊。四次對四平的作戰中,國共雙方投入的總兵力達到了94萬,累計作戰時間長達二個多月,那麼國共雙方的傷亡又各是多少呢?

四平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剛好在瀋陽和長春之間,不但是公路和鐵路的交通樞紐,又是糧草集散地,是東北的咽喉。抗戰勝利後,八路軍把軍隊和幹部都派到了東北,在1948年底,我軍到達東北的總人數已經有了十多萬。

而國民黨對東北當然也不會輕易放棄,也從大西南往東北調兵。當時,最先佔據四平的是蘇軍,可是蘇軍對國民黨政府在四平建立政權並沒有反對,當1946年3月蘇聯軍隊全部從四平撤軍後,東北聯軍就做好了對四平的戰鬥準備。

一戰四平,是在1946年3月15日開始的,這時候守衛四平的還是僞滿軍,戰力不行,因此我軍只攻打了10個小時就輕鬆獲勝了,不但繳獲了大批戰略物資,還俘虜了當時的遼北省主席和保安司令,可是當時雙方出動兵力都不多,這次只能算是小仗。

二戰四平,是在4月18日到5月15日,我們又叫做四平保衛戰,這是一場大仗,雖然我軍最後撤出了四平,可是卻消滅很多國民黨主力,也延遲了國民黨主力軍隊在東北的行動,鞏固了後方根據地的建設。此戰傷亡根據我軍記載自身傷亡八千多人,國民黨軍隊傷亡是一萬六千多人。

三戰四平,是在1947年六月,這是東北聯軍開展夏季攻勢的時候,當時東北聯軍連戰連捷,相繼佔領了四平周圍的數十個城市,可是沒想到打四平沒打好。這次進攻四平是東北民主聯軍第一次開展城市攻堅戰,可能是因爲準備不足,因此自身傷亡高達一萬三千多人,殲滅國民黨軍隊一萬七千餘人。

此次戰役雖然失敗了,卻給我軍野戰部隊積累了城市攻堅戰的經驗,此後在城市攻堅戰中,四野再也沒有出現過如此大的傷亡。

四戰四平,時間是1948年3月,這次是冬季攻勢,解放軍先後殲滅了國民黨五萬餘人,決定必須拿下四平。這次戰鬥我軍獲得了最終勝利,自身傷亡四千餘人,殲滅國民黨軍隊將近兩萬人,還俘虜了一萬多人,繳獲了大量的戰略物資,包括各種火炮和槍支彈藥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