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民国时期的老报纸,竖排老体字,讲述了一个抗日英雄的真实故事。

1937年8月,辽宁籍中国飞行员阎海文赍志报国,驾驶“霍克三型”飞机轰炸上海虹口日军阵地,不幸被日军高射炮击中,情急之中跳伞逃生,不料风向将他带到日军阵地。

在被日军包围后,阎海文拔出身上手枪,连毙数人,日军高喊活捉中国飞行士,最后时刻,阎海文不愿被俘,高喊“中国没有被俘的空军”!然后用最后一颗子弹射向自己头颅,自杀殉国。

日军对宁死不屈的中国士兵敬佩不已,从身上搜到其名片后,知道他才年方21岁,甚为震撼,遂为他挖坟,列队致敬,上书“中国空军勇士阎海文之墓”。

阎海文是民国中央航校第六期学员,其饮弹自尽的壮举震撼了近在咫尺的日本兵,随军记者生动地记述了这刚烈的一幕,感叹中国士兵已非昔日。

报道发回国内,刊登在大阪的《每日新闻》,目的是为了从侧面证明日军战争的不易,中国士兵英勇事迹由此传入国内。

被敌军称赞为勇士,并对其厚葬,阎海文烈士成为民国抗日宣传的生动典型。

阎海文的事迹迅速被改编成抗日戏剧,写成故事编入国学课本,编成新版《三字经》在孩童中传颂。

这份不知其名的报纸,说的就是此后的事。

(阎海文雕像)

报曰,当前,阎海文烈士事迹已经被编入中小学国文课本,但令人遗憾的是,烈士之墓至今不知何处,“本刊拟代空军当局悬赏探寻”,有找到并经核实确证者,“本社即以100万元致谢”。

为方便人们寻找,文章还附加了当时日文版的“淞沪战史”资料,详细介绍了阎海文驾机空袭到中弹、跳伞、被包围,以及最后殉国的整个过程。

还有读者翻译并提供的线索称,日文另一书中称,英雄的衣冠中还有一封女子写给他的书信,“语言激烈”,劝其勇敢杀敌报国。

老报纸的翻拍,作为历史资料有力证实了中国飞行员英勇抗日的感人事迹。尤其日本报纸直言“勇士”,中国士兵“今非昔比”,更见抗日将士忠烈赤诚,一寸山河一寸血!

虽然我们不得而知报刊寻墓的最终结果,但我们确定的是,英雄阎海文的事迹流传了下来,其遗物战后交还给中方,其墓地也迁至南京航空烈士公墓。

至今,那批抗日英雄们的名字和故事,仍然在墓碑和青松中证明着不屈的历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