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歷代先賢創作了許多啓人心智的經典佳句,給我們留下了豐厚的精神財富,有修身養性的經典;有爲人處世的佳句,一個人若是能夠記住一些古人的經典佳句,並能做到知行合一,人生就會受益。

讀書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先賢聖人們的經典佳句是文化精髓,經過了長期實 踐的檢驗,這些經典佳句對人生有很大教育和啓迪作用。記得我在兒時,村裏有個老人,他沒有什麼文化,但他能說會講,說什麼都是頭頭是道,令人折服。他教育孩子總是說,要喫苦、做人工勤奮,古語在他嘴中張口就來。”能喫苦中苦,方爲人上人。一勤天下無難事。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病。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不怕家裏窮,只怕出懶漢,閒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正是在他的教育下,這位老人的幾個孩子個個都很有出息。

古人經典佳句好記,易懂,意義深刻,很能教育和啓迪人。人生需要讀的書有很多,一個人能夠記住先賢的經典佳句,這是讀古人之精華,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會使人生受益不小,在現實生活,大凡取得成就的人都是受古人經典佳句激勵出來的,做人能夠記住一些古人的經典佳句好處多多。

01、爲善最樂,讀書最佳;人不讀書,有眼無珠

從古到今,聖賢們勸告人們最多的是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熱愛讀書的人,”天地間第一品還是讀書,古今許多世家無非積德“。積德,讀書是世間上最美好的事情。”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能增長知識和學問,讀書能夠改變你的人生命運,讀書的人生不會輸。

不管社會怎樣發展,一個有德的人,喜歡讀書的人,就是德才兼備的人,這樣的人就 人才,這樣的人就是一塊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發亮。”人不讀書,有眼無珠”。此話多麼經典,啓人智慧。讀書吧!讀書會讓你享受人生的快樂和幸福,這就是書籍的力量。

02、良田萬頃,日食三升,廣廈千間,夜眠八尺

人生充其量就是3萬多天,時光如梭,與其無止境追求物質生活,還不如過簡潔的生活更快樂。縱有良田一萬頃,每天也只不過喫三升米而已;縱有寬大的房子一千間,晚上睡覺也只不過佔用八尺的地方。人的物質需求總是有限度的,錢再多,大喫大喝了對健康不利。

做人需要努力奮鬥獲得物質財富,但不能太貪心了。有的人爲滿足物質生活,追大求洋,房子要住大的,小車要開豪華的,爲了賺錢透支了身體,失去了健康,如此就不划算,做人還是要追求點精神生活,如此,也就會快樂多多,少了些攀比之累。

03、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心不足喫月亮

人有特點也有弱點,是人就有物質慾望,如果一個人的物慾不能剋制,就會變成貪慾,貪慾會越來越大,就會難控制,有個成語叫“慾壑難填”意思是形容慾望像深谷一樣,很難填滿;指貪心重,無法滿足,這就是人的貪慾,無法收斂。

古人還說:“貪圖小利,難成大事”。一個人不能有貪心,貪小了不能成大事,貪大了就要遭到報應,正是如此,做人一生都要修行,就是剋制自己的貪慾,能夠做到自律,約束自己的行爲,剋制自己的貪心,這纔是有智慧的人,能夠寧靜致遠。

04、不說閒話少惹禍,不騎閒馬少摔跤

古人云:“誰人背後不說人,哪個背後無人說。”古人看問題一針見血,古時如此,現代還是如此,人喜歡議論是非。人有一張嘴,是用來說話的,可有的人喜歡對別人說三道四,這是做人的一個弱點,要改掉就要少說閒話,不議論人非,如此既留了口德,還能少了些禍端。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做人要少說多做。孔子說:“君子欲訥於言敏於行。”沉默是金,做人少說多做也是人生的修養,學會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言,多做實事,這樣你的人生才能平安,少了禍端,這是做的人智慧,千真萬確,不要圖嘴巴的快樂,後悔莫及。

05、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人的一生誰不想幹出點成績來,古人云:”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就是說,並不是每個人付出了汗水就一定都會得到的,成功還需要有機遇。知道了這一點,做人的慾望就不能太大,希望值也不要太高,做人也不要太強勢,遇事要順其自然,隨遇而安,這樣才活得自在坦然。

現實中不少人功利性太強,一口就想喫個大胖子,學了幾天書法就想當書法家;寫了幾篇文章就想當作家;唱了幾首歌就想當歌唱家,沒有達到目地就怨天尤人,牢騷滿腹,做人要淡泊名利,只要放下了功利,堅持走自己的路,有時會收穫你意想不的收穫,這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朱熹說:“聖人千言萬語,只是教人做人”。不管是什麼社會,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做人,抓住了做人,也就抓住了人生。商品經濟時代,一個人要想在競爭中取勝,就是先做人後做事,做人當以德爲先。古人聖賢們的經典佳句對做人有重要的啓迪意義,一個人若能忙裏偷閒,認真記上幾句古做人的經典佳句,並能在實踐中踐行,定會受益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