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匣村位於濟南市章丘區官莊街道的南部山區,隔九頂山與萊蕪區茶葉鎮的上龍子村相鄰。石閘村四面環山,一條小河自西向東穿村而過。村民的民居就依河兩側分佈在狹長的山谷中。

據《章丘市地名志》記載:“石匣村位於九頂山下,石匣村委會轄石匣、東嶺、相峪、相峪口4個自然村”。“村東有一方匣形石槽,槽中瀦水有魚,據此取村名石匣。”

石匣村歷史悠久,齊長城和興隆寺都見證着石匣村的歷史。先說村中老建築的共性:一是村中的老房子的建築材料都是石頭,基本無土坯,青磚用的也很少,只有檐口、潲頭和提垛有的用青磚,螭頭和門窗過木也是石頭的全石頭房子比比皆是,不是土坯的牆即使頂棚坍塌了,屋的牆體仍然能完好,這和我們平原地區的牆截然不同。山區的土地本來就少,土很金貴,而石頭多,所以山裏的房屋都是石頭。青磚也很少用,也是同樣道理。據我觀察,石匣村的老房子基本都是草屋,因爲所見老房屋的山牆陡尖。

說到草屋你不要認爲不如瓦房值錢。我們在萊蕪高莊街道辦十里河村看老房子時,就打聽到有用桐油泡毛草蓋屋方法,但是未見實物。這種屋頂的成本不但比小瓦屋面貴很多倍,而且屋面不易腐爛漏水,還能保暖。桐油是南方物產,在沒有現代化工產品年代它的用途大了去了,老人們常說的油鞋和油傘都是做好布鞋和紙傘上刷桐油防水。傢俱、門窗刷桐油防水防腐。直到二戰時期桐油還是戰略物資。

二是大門口的特殊性,石匣村的大門與我們當地的相比口的門框上面有雕花板、門扇多數是一大頁大的加一或兩頁豎板。特別是一大頁門扇是我們當地沒有的,也不知道這種門扇有什麼好處。

在石匣村,我打聽村裏富戶家的房子,有一個大爺給我指了,由於房子已經翻蓋,也看不出什麼。溝的另一側有他家獻出的房子,是石頭牆的草屋,可能是他有幾個院子,山溝裏的平地有限,所以村裏街道都很窄,有幾個院子,就說明是很富了。

村裏比較古老的院子還有幾個:一處院子大門前臉子是青磚的門洞式,從大門潲頭上有垂脊的殘存,門前有連龍板子青磚螭頭,院子的屋都是一寸三鏨的石頭,屋面都已換了大瓦,這個大門和院子是我看到的最爲豪華的院子。在村委附近有一戲臺和一新建的龍王廟,附近有座位超市的二層樓,有一個三進院落,院內有一些清朝時期石碑。村中的真武廟是清朝時期建築。

草屋,潲頭、潲是石板上又加小瓦
石路
山區這種二起樓村很多,它與地勢有關
石頭街
石牆
石牆與石螭頭
大門口上雕花,門板的格式
小樓
看物件石獅子
石豬食槽子
老大門
石街
石頭街
村中的溝
老大門,石螭頭雙門扇
草屋
石大門
溝邊大道
溝邊水井
龍王廟
老屋
老屋
梆子研究會
這個房子可能很老

二層樓

老碑
大門
院內有參觀團
影壁牆
古碑
三進院
這個柱子陽刻楷書,比較古老
村委
衚衕
影壁牆,這個字比較熟
大門格式,迎風板子
一頁門扇
上亮子
衚衕
衚衕
草屋
這個門口很豪華
老街
草屋
老大門
大門垂脊
迎風板子
門洞
街道
老屋
老屋
真武廟
石碑
臺階
門口
石閘村清泉
水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