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校,一個年級的實驗班數量,不宜過多。

高中學校,一個年級分多少個實驗班爲宜?

實驗班,又稱之爲重點班,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在現如今的高中學校的教學中,分實驗班和普通班,或者是分爲重點班和平行班來組織教學,是再平常不過的現象,大家也都習慣了這種分法。

當初爲什麼會分實驗班或者重點班來進行教學,其最爲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是無懈可擊的理由,是爲了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充分釋放學生的潛能,使學有餘力的同學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經過一段時間的演化,高中學校分實驗班或者重點班進行教學,其背後的真實原因並非如此,說與不說大家都明白,一是爲了招收到優質生源,二是爲了名校的升學率。

無論是表面上的理由,還是其背後的真實原因,看起來還算是有道理,大家似乎也能接受。今天,我們不去討論該分還是不該分的問題,我們來討論一下,如果可以這樣分班教學,對於高中學校而言,一個年級分出幾個實驗班爲宜?筆者認爲,即使在允許這樣分班教學的情況下,一個年級的實驗班數量不宜過多,我們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實驗班數量過多,就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上文中提到,當初我們分實驗班或者是重點班來進行教學,目的是爲了給具有更大潛能的學生,提供更好的發展,使之不至於被埋沒。孩子進入到高中學習階段,的確有同學會脫穎而出,無論從學習習慣還是思維能力方面,相對於其他同學都略勝一籌。作爲教育管理者的一方,爲這些同學提供優質教育資源,促使其更快更好的成才,並無不妥之處。但是,畢竟這樣的同學還是少數,再說,一個學校真正優質的教育資源是有限的,過多地分出實驗班是沒有必要的。

實驗班數量過多,是對普通孩子的不公平。有些學校爲了提高升學率或一本率,分出好幾個實驗班,有的還分有幾個中字班,表面上是分層教學的需要,而實際目的大家心知肚明。對於成績相對較弱,或者暫時較差的同學來說,這樣的分法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歧視,更有甚者,有的學校居然還會分出一到兩個差班。

大多數人是普通人,這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現實,雖然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但是在對於處在發展階段中的孩子來說,教育者或者說是成年人,沒有必要進行過度的區分,這是不合適的,從道義上來講也好像不妥。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我們不能因爲爲了升學率,或者是眼前的所謂名和利,而失去對教育本質的追求。

高中學校,本來在招生時就有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區分,一個年級分出一兩個實驗班或者是重點班足矣,一方面可以滿足極少部分同學的需求,另一方面對大多數同學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影響。當然,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不同的立場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如果大家希望讀到更多關於教育類的文章,敬請關注,進入主頁查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