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賬之後,卡里餘額還剩126.66,這讓她一下子陷入了恐慌。

她把手機短信拿給老公看:我現在真的是山窮水盡了。

老公只是不經意地回一句:沒錢你自己去賺啊!

想想有點過分,於是補一句:放心吧,餓不死你。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段時間受疫情影響,一家三口加上幫忙帶娃的外婆4個人都宅在家裏,每個月收入靠運氣,喫喝拉撒房貸車貸加房租卻雷打不動,夫妻兩個都是壓力重重,早就已經相看兩厭了。

疫情是婚姻的照妖鏡,而疫情之下的金錢更是如此。

1. 工作和孩子,永遠是個兩難平衡的單項選擇

對於男人而言,要搬磚不能抱你,要抱你就沒法養你,浪漫和現實之間,總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對於女人而言未嘗不是如此,工作和孩子,似乎永遠是一個難以平衡的單項選擇。

雖說國家有產假哺乳假生育津貼各項措施保障媽媽的權益,但凡是重要崗位,很少能有公司完全做到在產假期間保留職位薪水絲毫不受影響。

大多都是僅發基本工資,還有些是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甚至有些老闆直接勸退,你也無可奈何,畢竟,企業都是要講究效益的。

如果是基本工資,還算能勉強維持生活;

如果是最低工資標準是什麼概念呢?以深圳爲例是每個月2200,而在深圳租房,一家四口最低的兩房在關外也要去到3000左右,如果是在關內至少要5000,意味着根本連房租都不夠,更別提每個月還要喫飯買菜公交地鐵等基本生活開銷。

我國的產假從98天延長到178天不等,國際倡導的母乳餵養最好是一年。而實際上很多小私企三個月就催着回去上班,有的甚至月子裏就被叫去公司,或者產假期間也不能落下工作,被要求在家辦公。

生娃之後身體恢復可能很快,但心理上的適應和調整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3-5個月的小孩會對媽媽開始有依戀,產生分離焦慮,如果是母乳餵養這種情況會更嚴重。當然也不是不可克服,只是對媽媽和寶寶都是挑戰。一邊上班一邊背奶就更辛苦了,誰背誰知道。

很有可能,你陪娃就沒辦法工作賺錢,選擇出去工作就不能陪娃長大。

2. 要有財務計劃和存款意識

所以啊,生娃要謹慎。一定要有財務計劃和足夠存款。保證你即使一年不上班,生活也不會受到影響。

財務計劃會讓你提前規劃好應該要有多少存款,每個月開銷多少合適,這樣才能待在家裏安心帶娃,給予寶寶全心全意不慌不忙的高質量陪伴。

千萬別意氣用事,覺得娃生出來就萬事大吉了,沒生娃之前,工作機會多,生活開銷少,一人喫飽全家不餓,那時候覺得賺錢容易,生活充滿希望;而娃出來以後,沒有工作和收入,不僅要爲自己花錢,還得給娃買這買那。

女人沒有收入,就像一個企業突然斷了資金鍊。收入驟減爲零,開銷成倍增大,這也是很多夫妻有娃後容易爆發矛盾的最主要原因。

以前聽人說,有了娃之後總是忽略自己的需求,每天想的都是給娃買買買,還覺得這種媽媽太沒有自我了,一定要先富養自己再去富養孩子啊,然而,在有限的經濟能力下,儘可能地把資源向孩子傾斜,是每一個做母親的本能。

以前聽人說,生了娃一年都不能出去工作還覺得是矯情。如果順產第二天就可以下牀走路,剖腹產最多也就三個月或半年就可以適應上班。有娃後才明白,身體的恢復很快,但女性在生娃過程中還有很多隱性的付出和犧牲需要較長時間來調整

比如隨時都被娃需要的碎片化時間,晚上無數次被各種不明原因哭鬧吵醒的碎片化睡眠,新手媽媽需要學習的各種育兒知識,高質量陪伴的親子時光,科學育兒的培養和實踐,母嬰好物的甄別和採買,這些都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和耐心,讓你在工作中沒辦法全力以赴。

有人說,我養娃不那麼精細,應該不會這麼累吧。但育兒這條路總是知易行難,看着別人帶娃總覺得很容易,不過是餵奶洗澡換臭臭,自己帶娃才明白,天使寶寶都是別人家的,哪怕是最好帶的乖乖孩子,每個月也總有那麼幾次想要崩潰。

每一個媽媽都在帶娃的路上小心翼翼地嘗試,我們既想要溫柔耐心地陪伴其成長,又不希望自己在職場上被隔離太久失去競爭力,這種矛盾不可調和也很難平衡。我們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經濟儲備,減少焦慮和壓力感,讓我們在帶娃的路上毫無顧忌,輕鬆上陣。

3. 比他每個月賺多少錢更重要的是,他每個月給你多少

也有人說,不是還有老公嘛,你負責帶娃,他負責養家,這聽起來很美好。

然而,對於大多數中產家庭而言,二三十歲的年紀,事業尚不穩定,孩子嗷嗷待哺,有房有車的每個月揹負着房貸車貸,沒房沒車的還需要爲房子車子努力奮鬥,女人一年不上班,男人的壓力可想而知。

你跟他吵架也解決不了問題,不是他不願意給你,而是現實不允許。就像蝸居里的海萍和蘇淳,再深的感情也經不起一地雞毛的折騰,比離婚更難的是,你離不起,只能想盡辦法如何讓日子能過得下去。

還有些家庭,婚前兩人看起來收入都不錯,打車從來不心疼,隨便下個館子上千塊,而一旦女性生娃沒了收入後,僅有的存款馬上被嚯嚯光了,男人從婚前只需要養自己,變成婚後要養房養車養娃養媳婦,再也瀟灑不起來了。

決定婚後生活質量的,不是看他婚前一個月能賺多少錢,而是看他每個月可以給你多少錢。他收入再高,但都自己花了,婚後可能也不太指望得上他能有多少錢拿來家用。反之,他不管每個月收入多少,都能固定拿一部分錢給你保存,這種保障會讓你在婚後更有安全感。

曾看到過一段話,大概意思是:

懷孕的時候孕吐嚴重形體笨重,想着生下來就好了;

生下來之後過得黑白顛倒日夜不分,想着出了月子就好了;

出月子後吵吵鬧鬧咿咿呀呀,想着一歲左右能走會說就好了;

一歲以後有想法了動不動鬧脾氣,想着上幼兒園就好了;

上了幼兒園每天接送學費還巨貴,想着再大點就熬出來了;

上學後每天輔導作業,分分鐘要被氣暈過去……

以前只當這是個段子,現在看來,真的是再貼切不過。

有了娃,就有了一輩子的牽掛,只是不同的年齡階段父母會面臨不同的育兒挑戰,即便如此,老母親們仍然孜孜不倦樂此不彼,好在新生命的成長總是回饋意想不到的驚喜和幸福,也算是中年父母苦逼生活的絲絲安慰了。

養娃不易,一起加油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