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過太多的文章,說生娃多痛苦,養娃多辛苦。一入娃坑深似海,從此自由是路人。

有人說,生娃的前三年對婚姻關係是巨大的挑戰,因爲孩子的到來,會打亂一個家庭原有的結構和平衡,出現很多未知的困難。養育新生命需要太多太多太多的精力和耐心,長期睡眠不足,加上嗷嗷待哺的嬰兒整天在耳邊不是哇哇哇就是啊啊啊,如果豬隊友不理解不給力,那日子簡直酸~爽~!

但是,我相信幸福和不幸的家庭都只是少部分,絕大多數是平平淡淡的普通家庭,他們沒有轟轟烈烈,也沒有悽悽慘慘,只有瑣碎的柴米油鹽,即便日復一日,仍然盡力去做好眼前,兩人各盡其責,雖然偶有爭執,很快就能煙消雲散,和好如初。

對於這種家庭而言,養娃不會成爲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反而會促進感情升溫。新成員的到來,雖然使家庭結構發生了巨大改變,但無論是媽媽還是爸爸,都將會在娃一天天的長大中,愈加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也在跟娃一天天的相處中,越來越多地感受到驚喜,溫暖和幸福。

孩子,讓一個家庭在升級後,迅速修復BUG,以更快更穩的速度運行。

1. 忙於帶娃,沒空矯情

Amy沒生娃之前,腦袋時不時就會冒出離婚的念頭。

兩個人的感情也沒什麼大問題,她老公是國外的,跨國婚姻在文化差異的背景下,兩人難免思維習慣和處事方式上面臨更大挑戰,想到未來可能要跟他老公去國外生活,更加覺得難以適應。

考慮到她搖擺不定的狀態,周圍的親朋好友都勸她晚點生娃,理由無非就是有娃後婚姻中的問題很容易被放大,到那時再去補救,恐怕亡羊補牢,爲時晚矣。她自己心裏也清楚,但馬上就奔三的年紀,沒有留太多時間給她思考,積極備孕後,很快就有了好消息。

順利生下寶寶後,兩個新手爸媽,沒有任何人的幫助,一邊學習一邊實踐。

但奇怪的是,自從有了娃,再也沒有聽她提過離婚,或出現過對婚姻沒信心之類的抱怨。雖然偶爾也會覺得很累很累,但更多時候,流露出的是對孩子成長的喜悅,和跟丈夫之間互動的甜蜜。

沒有娃之前,二人世界乾乾淨淨清清爽爽,容不得一點沙;有了娃之後你會發現,生活熱熱鬧鬧忙忙碌碌,你的眼裏心裏都是娃的喫喝拉撒,根本沒有多餘的心力去關注另一半到底愛不愛你這種高難度的哲學問題。

2. 共同養娃,更多理解

雖說懷胎十月的是女人,男人相對而言會有些後知後覺,而且說到事無鉅細地照顧人,還是一個嬰兒,女性的本能相對來說確實會比較有優勢。

但並不能說明,男人就不適合帶娃。男人和女人在帶娃方面有不同的方式,當媽的要允許爸爸犯錯,給予一定的時間讓他進入自己的角色。

Amy剛開始也抓狂,自己完全沒有經驗,豬隊友有時還幫倒忙,比如給娃直接喂冷水;讓他給娃洗臭臭滿臉的嫌棄;讓他看娃,娃直接從牀上掉地上了……

但是她並沒有放棄,經過幾次耐心的溝通後,她老公從帶娃新手成功晉級到超級奶爸,以前很少做家務的他,因爲有了娃,也變得勤快起來,做飯拖地洗碗樣樣都行。

在沒有任何幫手的情況,他們的婚姻不僅沒有因爲孩子的到來而垮掉,反而更加堅固。這份感情正是在共同養娃的過程中迅速培養起來的。而她,作爲一個新手媽媽,在摸索帶娃的路上,一不小心順便培養了一個超級奶爸。

其實,養娃路上並沒有所謂的豬隊友,但凡有點責任心的男人,在看到有一個跟自己長得那麼像的小生命之後,也會本能地想要去照顧和保護。

不要因爲隊友犯了錯就去抱怨或指責,作爲爸爸,對孩子的愛並不比當媽的少,如果能正確引導,多加鼓勵,育兒之路會輕鬆很多。多讓爸爸參與育兒,不僅有利於培養爸爸跟孩子之間的感情,也會讓他明白帶娃的不容易,對你多些理解,從而夫妻關係更加和諧。

3. 目標一致,同頻共振

一段關係中最重要的是頻率相近,步調相似,而養娃成功地實現了這一要求,兩個人爲了把娃帶好養大,各顯神通。

如果說,婚姻的本質是一場合作。那養娃就是這場合作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需要兩個人完美配合,你帶娃的時候,他做家務;他忙於賺錢的時候,你多花點心思教育孩子。

當然,也有不少因爲養娃而意見不合大吵大鬧,甚至有的媽媽說,有娃後95%的吵架都是爲了孩子。如果真是這樣,或許你們根本就不應該走進婚姻。

我從不否認帶娃的辛苦,正是因爲帶娃不易,所以一定要儘量拉攏豬隊友。有的家庭因爲有娃雞飛狗跳,也有的家庭因爲娃的到來熱鬧融洽,畢竟,隨着越來越多的女性不想結婚生娃,孩子對於每個家庭而言,都是非常寶貴的稀缺資源。

我並不鼓勵大家隨便結婚,隨性生娃,人命關天的事,每個人都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帶娃也絕非一朝一夕的事。但如果有了娃,也不必緊張或恐慌,帶娃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恐怖。

辛苦中伴隨着幸福,忙碌時夾雜着溫情,當TA在你的細心照顧下,每天衝着你笑,一點點長高變胖,學會了抬頭,掌握了翻身,咿咿呀呀蹣跚學步,開始叫媽媽爸爸,你會發現,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