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怎麼來的,有什麼寓意,有哪些地區設有父親節……這些就無需多說了,真要說,還不一定有你知道得多。

現在的節日越來越多,風俗的、本土的,舶來的等等,只要人們覺得適宜的、有現實意義的,甚至可以一用的就可以自由地過一過,方式各異,形式多樣,倒也熱熱鬧鬧,既豐富了精神生活,也帶動了商業經濟,還能成就一些美好願望。

任何一個節日,都有其內涵,都代表了一種文化。

我國官方沒有設立父親節。我國自古至今皆倡導孝道文化,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本元素。“我國孝道文化包括敬養父母、生育後代、推恩及人、忠孝兩全、緬懷先祖等,是一個由個體到整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體系。”而大衆最統一最容易喫透的認知差不多就是孝敬父母(長輩)這一最基本的元素,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父母其實天天都在過父母節。中國人講究孝道,尤其講究對父母的孝道,因此,自古至今,流傳着很多感天動地催人淚下的孝子賢孫故事和傳說(如“中國古代十大孝子”),也湧現出很多有關孝道文化的古典詩詞和千古美文或著作(如儒家《孝經》、道家《莊子·天運》、百孝經等)……

孝,作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向爲世人所推崇。中國有句經典的大衆化的俗語就叫做“百善孝爲先”,因沒有孝,就沒有根本,沒有根本就沒有人類傳承。這一個“孝”字,不但含有尊、敬、順、善等之意,還有感恩、報答、奉養、傳承等等之意。我國古代還有爲逝去的父母“守孝”三年、“續須留發”的典故。“續須留發”出自《孝經·開宗明義》,“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中國的孝,是深入肺腑的孝、細緻恆綿的孝。

不論是中國的孝,還是西方國家的“父親節”,其實都是一種文化。既是文化,就有共性和差異性。文化,這兩個字包含的內涵太豐富,本人無法也沒能力在這裏多說,如果單從一些節日上來看,那就是:中國的重要節日都是傳統節日,每個節日都有一個神話傳說;西方的重要節日都是趨於現實需求的節日,每個節日都是一個傳奇故事。還有一條,中國的重要節日,其內涵至少在其千年以上,而西方的重要節日內涵一般在數百年左右。(作者:隨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