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女投江是我們很早就熟悉的英雄故事,曾被編入語文教科書,另有很多關於八女投江英雄事蹟的影視作品,也被廣爲傳播,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從各種刊物和網絡上看到他們的故事。

但我們卻很少了解關於八女投江的詳細過程,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抗聯西征,英明伊始

事件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帝國侵略者在西安事變之後,開始大規模侵犯我國領土,他們在中國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妄圖以武力征服具有5000年燦爛文明的大中國。

在東北這片土地上,誕生了以反抗日本侵略者爲宗旨的東北抗日聯軍,比較著名的人物有楊靖宇,趙尚志等;八女投江中的八位女英雄,即來自東北抗日聯軍中的戰士。

抗日聯軍

1938年,日軍在東北黑龍江三江地區準備對抗聯第二路軍實施包圍,企圖一舉殲滅。抗聯第二路軍總部及時做出決定,在敵人展開圍剿之前,主力部隊迅速西征,衝出敵人包圍圈,與兄弟部隊會合。

冷雲等八位女英雄即是這抗聯第二路軍第4軍和第5軍中的戰士。

艱苦行軍,且戰且行

從1938年年到1938年8月,部隊一直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與敵人進行周旋。日軍爲了迅速堵截我方部隊,從長春和哈爾濱增調3000名日僞軍從各通關要道進行堵截,還派空中偵察機日夜盤旋在上空對我部隊行動進行偵查,我方戰士在敵人的祕密偵查下,且戰且行且避,打了大大小小几十場仗,死傷衆多。

由於被日僞軍發現,第4,5軍的戰士不得不分兵行動,兩軍中的女戰士合併爲婦女團,最初有20多人,八位女英雄即在此列。

戰鬥到9月,部隊所剩人數不多,婦女團只剩下冷雲等八人,爲了不暴露行軍目標,他們在牡丹江刁翎地區的村邊繞行,以山嶺爲掩護,與敵軍周旋抗爭。

八女投江

10月,部隊截獲了日僞山林採伐隊的幾條木船,渡過牡丹江到達山東屯,隨後繼續向東北行進,最後在林口縣刁翎柞木崗山的老道溝停下腳步。

老道溝有條河叫做烏斯渾河,是牡丹江的一個支流,部隊要西進,就必須要渡過這條河,才能與在北部依蘭縣的抗聯二路軍總部會合。

在這裏,發生了悲壯而慘烈的故事。

缺衣少食,彈盡糧絕

當時深秋多雨,道路泥濘,戰士們缺衣少食,凍得瑟瑟發抖。晚上的時候,一些戰士找乾柴生火,烤火暖身,烘乾衣物。

幾個月的艱苦行軍,大家都十分疲勞,有的人不知不覺的倚在樹上睡着了。冷雲摟着13歲的王慧民,也進入了夢鄉。

但她們沒有把點燃的篝火撲滅,不巧被漢奸看到了,由此暴漏了目標。

日僞軍得到漢奸報告的信息後,連夜集結了千餘人向老道溝進發,打算把我方主力部隊全部殲滅。

日僞軍

10月20日,部隊在極其危難的情況下準備渡河,第5軍1師決定由金世峯帶領冷雲等8名女戰士先行渡河,但還沒等渡河,日僞軍已經包圍上來了。戰士們沉着應戰,一邊掩護戰士渡河,一邊打擊日僞軍。

當時8名女戰士隱蔽在樹林中,日僞軍只看到了暴漏在外的戰士,卻沒注意到她們。日僞軍瘋狂向暴漏在外的戰士們射擊,阻止其過河。

爲了掩護主力部隊過河,8名女戰士衝出樹林,從背後向日僞軍開槍射擊。

日僞軍不知道從哪裏射來的子彈,以爲被我方夾擊了,一部分日僞軍迅速調轉槍頭,衝向樹林中。8名女戰士也衝了出來,邊跑邊射擊敵人,邊大聲呼喊,“你們先過河,這裏我們掩護。”

八女投江,壯烈犧牲

危急之際,爲了保留我方主力部隊,戰士們不得不忍淚撤退過河。而8名女英雄則被日僞軍包圍在烏斯渾河沿岸的樹林中。

突然,幾顆子彈打來,女戰士王慧民口吐鮮血倒地,冷雲急忙越過去抱起她,結果一顆子彈打來,正中冷雲左肩。女戰士胡秀芝見狀忙扶起冷雲,另外一個女戰士安順福趕上前雙手抱起王慧民,幾人一起向烏斯渾河邊撤退。

敵人的火力太強了,所有的子彈都打完了,8名女戰士此時兩名已負傷,剩下的最後3顆手榴彈也扔出去了。

冷雲發現大部隊基本已經順利過河,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紀念碑

此時她們想要過河,已經不可能了。冷雲義正言辭的說:“抗日聯軍的戰士,寧死不做俘虜。

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8人手挽着手,一邊呼喊着:“打到日本帝國主義。”一邊緩緩地淹沒在滔滔的烏斯渾河中。

8位女戰士就這樣壯烈犧牲了。

日僞軍看着水流湍急的河面,仍不死心,不停地用機槍向河面掃射,鮮血染紅了河水。

後世記憶,入目觸痛

八女投江的考證工作是從1962年開始的。八位女英雄中,最大的冷雲才23歲,最小的王惠民只有13歲。有史料中記載,後來抗聯戰士打撈出幾位女英雄的遺體,渾身都是彈孔。

另外一些鮮爲人知的資料,也讓人看了着實心痛。

1952年《中華兒女》上演,已經哭瞎雙眼的冷雲母親此時才知道當年女兒是當抗聯戰士打日本侵略者去了。

冷雲的丈夫吉乃臣早前在戰鬥中犧牲,她和愛人剛出生兩個月的孩子,被寄送在依蘭縣一位朝鮮族老鄉的家裏。可憐孩子出生兩個月,母親就壯烈犧牲了。

安順福,8女之一,和冷雲一樣,也是犧牲前把孩子送人了。

楊桂珍,8女之一,犧牲20年後,父親才知道女兒爲打日本帝國而犧牲,是個英雄。

郭桂琴,犧牲前與抗聯5軍教導團馮文禮訂婚,兩人還沒有在一起生活,就壯烈犧牲。直到65年後,82歲的馮文禮才確認自己的未婚妻是8女之一。

爲了紀念這8位女英雄,當地建起了八女投江紀念碑,後來在牡丹江也建立了大型的紀念碑。

八位女戰士爲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她們年輕的生命,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1986年9月7日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舉行“八女投江紀念碑”奠基典禮。康克清爲工程奠基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

2009年9月14日,她們被評爲100位爲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最後讓我們重溫下八位女英雄的名字:

冷雲,胡秀芝、楊貴珍,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安順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