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智慧的仫佬族,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我不能眼睜睜地看着這些文化消失在這個世界上!只要能把仫佬族古村的根留住,我傾家蕩產都在所不惜!”說這話的女人曹瑩璐並非仫佬族,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漢族。她祖籍武漢,出生在河池市的金城江。上世紀60年代,她的父親響應國家“三線建設”號召來到金城江。從小與少數民族爲鄰的曹瑩璐對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產生一直就有濃厚的興趣。6年前,她放棄自己的生意,帶着500萬來到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石圍屯。千金散盡後,漸漸融入這個仫佬族大家庭。

羅城,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的九萬大山南麓,綿綿羣山中,古老的仫佬族文化在這裏延續。1983年,羅城被確立爲中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全縣仫佬族人口13.4萬,佔全國仫佬族人口的60%以上。羅城是家喻戶曉的歌仙劉三姐的出生地,也是被康熙皇帝親筆讚譽爲“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龍初仕之地。羅城縣的雙合古道上,至今佇立着一塊“於公舊治”的石刻。清順治十八年,44歲的于成龍就任羅城知縣,此時的羅城在經歷了20多年的戰亂後,城內只有六戶居民,三間縣衙也是斷壁殘垣,雜草叢生。于成龍只能寄居於關帝廟中。于成龍一生爲官23年,始終秉持“此生絕不以溫飽爲志,勿昧天理良心”的信念。他在羅城任職的7年間,政績突出,羅城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2012年,石圍屯被廣西壯族自治區民委列爲“特色村寨保護和發展”項目試點村。恰好那一年,曹瑩璐作爲維修水渠的負責人也來到石圍屯,她至今還記得當時屯子裏破敗的景象:古屋年久失修,磚松、木爛、瓦掉……70多幢極具意義的古民居成了仫佬人的負擔,也成了村子裏最破舊的房子。如果不立即採取保護措施,石圍古村就會與千萬個已經消失的村落一樣蹤影難覓。靠什麼留住你,我的鄉愁?就是從那時起,曹瑩璐與地方政府開始一道對石圍屯古村落、古民居進行修復保護。建起仿古仫佬族門樓,修復青石古巷道,創辦仫佬族民俗博物館,編排仫佬族風情舞……2014年,石圍屯被國家民委列爲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自此,這個古老的仫佬古村醒了!活了!火了!

提起石圍屯650年曆史和民俗風情,曹瑩璐如數家珍。仫佬之名,元代史籍已明確記載,稱“穆佬”、“木婁苗”、“木婁”等。明、清以後,相繼以“木老”、“木佬”、“姆佬”等名稱見於史冊。1956年,經過民族識別,國務院正式確認爲仫佬族。仫佬族服飾極具特點,女子的上衣很短,僅及腰,袖背上全部繡上鱗狀花紋。下穿無褶筒裙,腳上穿的是鉤尖鞋。男子多穿對襟衣,年輕男子常戴瓜皮碗帽,男女均以長帕包頭。青藍色是仫佬族服飾顏色的象徵,是仫佬人最喜歡的一種服飾顏色,很多年老的婦女腰上都會束青色的圍裙,樸素而雅觀。他們家家戶戶都會自織、自染這種青藍色土布,工藝製作別緻,織出的布色澤鮮亮,既美觀又耐用。

“石圍”意指石頭圍牆。在石圍屯後保留着一條長70多米、用三合土拌漿砌築的石牆,牆中設有槍眼和哨口,是羅城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的防禦牆。據銀氏族譜和永安功德碑記載,石圍屯始祖於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遷居到此,現居130多戶人家,均爲銀姓仫佬族。石圍古村現存古屋48座,其中一座古屋有200多年的歷史,其他多數建於清代和民國時期。古屋多爲青石作門框、門墩、用雕花木窗或古白陶土製作的花窗裝飾,古典雅緻精美異常。如村頭銀星月戶,古屋建於清代,其大門、房門、庭院石板均有雕刻的花鳥動物,栩栩如生,大門頂梁滿格雕“鳳穿牡丹”,老人房間花窗雕“富貴花開”,兒子媳婦房間花窗雕“麒麟送子”,庭院石板雕“四方來財,人丁興旺”等,寓意深刻,表達了仫佬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仫佬族在選擇村落環境時,既要依山傍水,又要林木環繞,以負陰抱陽的原則來確定朝向,村後一定會有一片風水林,就圖騰崇拜來說,是用以保佑族人,但就生態環境來說,這是仫佬族追求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的反映。仫佬族講究衛生,習慣人畜分居,因而室內比較整潔。豬圈、牛欄、雞鴨籠,都設在隔天井與正屋分開的門樓下,樓上貯存各種飼料。廁所、灰糞房多建於巷尾或屯外。院內院外,室內室外,每天打掃,乾乾淨淨,井井有條。仫佬族的立體居住形式,完整地體現了農耕經濟所需的生活空間,從耕作傢俱的存放到耕牛的飼養,從對糧食的加工和保管,到人們每天的活動空間喫、穿、住等等,複合式經濟結構特有的小而全的經濟模式在仫佬族個體家庭中極其實用。

“抬頭望見香火堂,低頭看見地煤爐。仫佬族民居中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地爐取暖做飯,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仫佬族很早就有了保暖和炊火兼用技術,明代田汝成《炎徼紀文》中記載“木佬其俗——掘地爲爐。”可見其歷史之悠久。地爐製作簡單,使用方便。首先在堂屋內大門兩側或廚房裏挖個坑,在坑內用磚砌好爐子,爐子旁邊安放一隻大水壇,除了爐門和壇口外,其他地方都用泥填平。這樣,地爐一天到晚都不熄滅,水壇中也總有熱水,不僅隨時可以架鍋做飯,冬天象土暖氣設備一樣,使堂屋顯得舒適溫暖。特別是在潮溼多雨的季節,屋裏的糧食和衣物等都不致發黴。逢年過節,家人親友圍着地爐喫“火鍋”,熱鬧和諧。因爲仫佬山鄉盛產無煙煤,所以使用地爐非常普遍。

仫佬族人常年以稀飯爲主食,又因好酸,家家備有酸壇和搗酸菜的陶鉢子,用在鉢邊刮酸菜的筷條常常被磨颳得尖尖的,當地文人墨客便戲謔羅城有三尖:山尖、筷子尖、筆頭尖。這筆頭尖自然是指這裏的人文化程度高,秀才多。重教是仫佬人的傳統,仫佬人的香案上常寫着這樣的對聯:“綿世澤莫如爲善,振家聲還是讀書。”早在明清時代,仫佬族的書院和私塾便很發達。明洪武二年,這裏大辦塾館,私塾逐漸遍及圩鎮及較大的鄉村。清朝乾隆四十年復建鳳崗書院。據記載,明清兩代,仫佬族地區科舉及第和選貢入仕者達249人。今天,在中國56個少數民族中,該民族大學生所佔比例僅次於朝鮮族。仫佬族主要文化教育還體現在生兒育女風俗上,產婦無論生男生女,就在臨盆水裏投放一支筆,意在祝願孩子將來聰明伶俐,讀書超人,做出好文章。

“要保護、搶救和傳承少數民族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資源轉化爲收益,讓羣衆有獲得感,才能自發地延續民族血脈、守護精神家園。”聽着曹瑩璐的述說,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敬佩仫佬族世世代代的人們對自己本族文化基因和歷史血脈的珍視與保護。對這裏的喀斯特地貌更是敬畏有加,無數難以逾越的山川,在客觀上成了這裏原生態文化的天然保護屏障。正是有衆多的仫佬族同胞和曹瑩璐這樣的人與自然的合力,共同保護和傳承着這裏古老民族的古老文化基因,爲我們留下了穿越時空、古老而滄桑的歷史之美。“一個地方的幸福很重要,要記得住鄉愁”。能讓人記住鄉愁又體驗到歸屬感,這便是石圍古村迷人的地方。

【作者】王成,中國走遍56民族及喫遍56民族總策劃總領隊,中國探險傢俱樂部人文領域特別顧問。媒體撰稿人,樂途旅遊網超級靈感旅行家。工農商學兵貌似佔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詩和遠方。惟願我們在行走中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本文圖片和文字已獲得原作者授權同意轉發,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