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以此爲窗,與您共賞天下珠寶。見文好,我們是《珠寶玉之窗》!

說起古代的美麗首飾,我們常常想到的是手鐲和髮簪,步搖,頭冠等等,其實古代也有很多美麗的項鍊同樣精美絕倫,放到現在也是難以超越的美。今天就專門整理出一些古代的項鍊,跟朋友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沒見過的美。

這是一條唐代的水晶項鍊,藏於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是陝西省西安市南郊米氏墓出土。整串水晶項鍊由92顆水晶珠、三顆藍色玻璃珠、四枚金扣、兩顆紫水晶珠及兩顆綠松石吊墜組成。

在很多朋友的印象裏,水晶的首飾,尤其是項鍊很容易顯得廉價。但這串水晶項鍊搭配了綠松石,還有不同顏色水晶的烘托,會讓人覺得非常的晶瑩剔透和精緻。

整理相關的資料和圖片的時候,發現很多網友對於這個項鍊也是相當喜歡。有些網友表示已經照着這個樣式自己復刻出同款的項鍊,雖然同款沒有原版的清新靈動,但也覺得這個夏天配着一條白紗裙戴出去非常的獨特。

身邊的小姐姐看了這圖也表示這項鍊讓她有種乾淨,如同空山新雨後的那種特別純淨的感覺,她說這才叫真正的水晶項鍊,以前見的那些所謂大牌的水晶項鍊跟這一比,瞬間覺得太俗。

這一條是藏於大同市博物館藏的北魏玻璃項鍊,出土於御東北魏墓,根據介紹,這條項鍊共有4800多顆黑色、綠色小玻璃珠、10顆金珠、2顆水晶、42顆珍珠組成。並且玻璃珠非常小,孔內徑0.1-0.15釐米,也就是才一毫米左右大小。

想想一毫米纔多大一點啊,跟咱平時縫衣服用的針差不多的。而我們知道玻璃是很脆弱的,要在這麼小的玻璃上打這麼小的孔,還四千多顆,不得不由衷說一句,咱前人的工藝是真牛,耐性是更牛!

並且,根據資料介紹,當時出土時,這串項鍊是散開的,但分佈相對集中,因此考古人員根據相對位置將它們重新穿起來。這裏要給修復的師傅們大大地點個贊,我猜這肯定比穿幾千枚繡花針累多了,這麼小的玻璃珠子,一不小心可能都吹跑了。

換我穿的話估計不僅脖子斷,手捏珠子都捏到廢了。而客觀地說這個玻璃項鍊的配色放到現在也是很經典和耐看的,就是不知道什麼樣的女子才能襯得起這一條特別的項鍊。

這條項鍊跟前面的風格就截然不同,是南宋金帶流蘇項鍊,廣東陽江南海一號出水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這條項鍊不僅有鏈子的部分,還有吊墜裝飾。我們可以看到吊墜也是很特別,中間的是一個心形造型。

如果不說這是南宋的項鍊,朋友們多半要以爲是哪個品牌出的爆款吧,尤其是中間這個心形吊墜,現在很多項鍊還有這個設計。看到這項鍊,朋友普遍說,果然現在的潮流都是前人們玩剩下的,與其買那些什麼大牌設計款,還不如直接復刻一個古代項鍊的同款,戴出去完全不輸氣勢。

最後是這條藏於瀋陽故宮博物院的清代珊瑚項鍊,看到這項鍊時我第一反應是我的翡翠牌子搭配庫裏又多了一個經典的方案。平時我們戴翡翠通常是配繩子或者珠鏈,或者18k金鍊子,也有朋友會用菩提子等來搭配。這樣用珊瑚項鍊搭配的我還是第一次看到,而且完全沒想到會這麼舒服。

很多時候紅配綠會很容易顯俗氣,但真相總是來得讓人猝不及防,看到這條項鍊我得承認,紅配綠果然還是相當經典的,不是它容易俗,是我們還是見識不夠,捂臉。喜歡翡翠的朋友們,下次也可以試試這樣的搭配,說不定也會有意外的真香驚喜,嘿嘿。

好了,古代的項鍊就分享到這裏,我知道有朋友一定說爲何少了李靜訓那一條,因爲以前專門單獨寫過一篇,這裏就不放進來了。朋友們覺得這些項鍊如何,最喜歡哪一條呢?(所有圖片來自網絡微博各平臺,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