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名姜尚,字子牙,他是周傾商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和西周的開國元勳,是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始人,也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而且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和政治家,被稱爲“周師齊祖”“百家宗師”,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祖先在舜帝的時期做過官,因爲有軍功,被封賞到呂地,但是到了他出生的時候後,家境已經敗落了。

姜太公年輕的時候,一貧如洗。爲了生活,他做過很多事情,開酒館當屠夫賣魚賣米麪等等,但是無論苦到什麼程度,他都沒有忘記勤奮學習,地理軍事、天文術數、權謀智略、邦國大計,幾十年的刻苦鑽研,終於有了成果。

姜太公洞察到殷商正在逐漸走向衰敗的年代,天下已經呈現分裂的態勢。他觀察時局,認爲商之屬國西周順天應人,周文王姬昌是個施行仁政的君主,可以取代商朝。於是他悄悄地離開了商朝,跋山涉水,來到了西周的領地,住在渭水河邊。一方面繼續觀察時局的變化,一方面等待出世的時機。

姜太公選擇每天都到水邊釣魚。他用直鉤垂釣,好多人不理解。於是,有人就問他:“你那樣怎麼能的到魚呀?”

太公說:“會有魚上鉤的,我的釣魚線細點,何食香些,這羣自然就會釣上魚來了。”那人據頭道:“明知道釣不上還那麼認真,沒有用的。”姜太公說:不能懈息啊,時刻都要把眼睛睜大的,魚兒說不定就在你一眨眼的時候跑掉了。

姜大公說的魚別人不知道是什麼,於是,都以爲他精神不正常,但他並不理會。一連幾天過去了,他也沒有釣上來一條魚。他的老婆知道丈夫要釣的是什麼,看見他風雨無阻,天天如此,可到現在也還沒有機會出現,便勸他別再去了。

太公曰:“那不行,要是今天魚兒出現了,我豈不失去了機會。我只有時刻留意纔對,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機會。”

姜太公沒有白等,機會終於來了。第二天,他早早地來到河邊,不一會兒,他聽到了一陣馬蹄聲傳來。周文王姬昌在幾名護衛的保護下來到姜太公面前,施過禮後,對他說:“我總算找到您啦,占卜上說,當有聖人到周時,周就會興盛,您就是那位聖人啊!”

原來周文王酚望天下有才能的賢人志土幫他興邦討紂,他曾自己占卜掛象上說他近日即將獲得輔助他成就大業之人。所以,他四處訪賢,誠心希望能遇到此人。今天在渭水岸邊發現姜太公之後,頓覺豁然開朗,認爲這正是自己日夜尋找的大賢大德之人。此後,姜太公就被周文王聘請爲軍師。姜太公爲西周獻出了許多奇謀,幫周文王建立了周朝的基業。

周文王死後,他的兒子姬發繼位,這就是周武王,尊姜太公爲尚父。姜尚父也爲武王姬發出了好多的主意,使周朝的政治更加清明,背叛股商依附周室的人越來越多了。後來,姜太公認爲伐紂的時機已經成熟,便親任主帥,統領大軍以弔民伐罪爲名,聯合諸候各國,出兵直取商都,大敗商軍,中國歷史上的殷商王朝,至此便宣告滅亡了。而姜太公也名垂青史。

綜上所述也就是說,姜太公並沒有真的釣魚,而是釣人,釣一個伯樂,識千里馬的伯樂,如果伯樂不出現,會不會是另一種格局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