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大清晚期名臣;紐約,美國第一大城,世界級大都市,兩者雖然都在各自領域享譽盛名,但卻遠隔重洋,本無瓜葛。但就在1999年一件令人詫異的事情發生了,在寸土寸金的美國紐約百老匯,繼林則徐雕像之後,林則徐廣場又被批准建立。這其中有何說法?美國紐約又爲何要批准建立這樣一個廣場呢?或許正如專家所說,大有深意吧。

林則徐,乃是福建省侯官人。雖然父親林賓日曾考中秀才,可以領取公糧,但無奈家中人口衆多,甚至連三餐都成問題,這也導致他的童年十分貧苦。不過貧苦的童年,卻在嚴格的家教以及自己對知識的渴求慾望上養成了他虛心向學、務實的作風。

及至年長,在大儒鄭光策、陳壽祺等人的教誨之下林則徐學問大進,並在嘉慶九年考中舉人。雖然在年底的會試之中,他無奈名落孫山,但就在嘉慶十一年時,他出任廈門海防同知書記,也開始了自己的官宦之路。

儘管晚清的貪腐之風盛行,但林則徐卻“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在保持了君子之風之下,也藉助張師誠等人的襄助,仕途扶搖直上,同時他又與龔自珍、魏源等人相熟,面對社會危局積極展開辯論。而也正是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信條之中,在道光十七年(1837年)時林則徐已經升任湖廣總督,成爲了一方封疆大吏。

但是當時代來到近代史的發端,西方列強妄圖依靠鴉片打開我國國門,引導白銀外流。面對這樣的危局,林則徐臨危受命。1839年在廣州面對嚴重的鴉片毒害,他喊出“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以此來表明他的態度與決心。而在收繳了近2萬餘箱,約237萬餘斤鴉片之後,一場舉世震驚的虎門銷煙運動展開。與此同時,針對癥結所在他還對傾銷這些鴉片煙土的外國人都下鈞旨限期離境,並且逮捕了首惡元兇英國人顛地。

但在眼見依靠傾銷鴉片、打開中國國門無望之後,英國殖民者終於決定以堅船利炮撬開大清王朝的國門,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而在勝負之上,這個腐朽的王朝也終於簽下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作爲功勳名臣,林則徐也“無罪而罰”被貶謫伊犁,但即便如此在行至西安時,林則徐仍舊有“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之語。而在伊犁這等苦寒邊塞之地,他依舊心繫國家,記載伊犁的地形地貌也爲以後左宗棠收復新疆提供了幫助。

對於這樣一位股肱之臣,道光二十五年他終於又被重新啓用,然而此時的大清已經沉珂深重,積弊難返,而林則徐也已是英雄遲暮,僅僅5年後便病重而亡。

縱觀林則徐的一生,他虛心向學,而向學的內容不僅僅包括傳統的儒家學說,還包括對於處於世界前列的西方科技等;而對於鴉片這種毒品他也展現了有識之士該有的 做法,堅決禁絕,絕不姑息。也正是因爲這諸班功績讓他留名青史,爲人稱頌,在我國許多地方也都設置了不少祭祀林則徐的紀念館。

但平心而論,這與美國、紐約又有何干系呢?

若說干係,這件事還要從美國國內的毒品氾濫以及華人的努力說起。美國作爲一個發達國家,雖然各項經濟指標、高新技術等前沿科技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也存在着衆多的社會問題,一如種族歧視、毒品氾濫等問題。

上世紀60年代嬉皮士運動興起,讓美國社會吸毒者呈現了火燒燎原之勢。在上世紀80年代及90年代初,美國的吸毒人口已經達到了4000萬的規模。而歐洲、美洲其他國家也不遑多讓。

吸毒所帶的社會影響就是高犯罪率以及經濟潛力的問題。伴隨着毒品的泛濫也引發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1987年的聯合國大會上,決意通過了6月26日爲國際禁毒日,而這個日期也是林則徐虎門銷煙結束後的日子。1990年在聯合國第一次禁毒特別聯大上,與會各國更是達成了共識,宣佈1991-2000年爲聯合國禁毒十年。

美國有着嚴峻的毒品氾濫趨勢以及日漸深入人心的禁毒共識,而林則徐作爲禁毒名人,似乎在紐約矗立雕像,建設廣場也是水到渠成之事,但事實上這裏面卻少不了在美華人的助推。

華人作爲美國社會之中的一小部分,伴隨着清朝末年的國門洞開,他們來到美國。長久以來,在美國社會之中,頗受歧視。1905年美國甚至發生了百年排華運動,而隨着華人的努力以及相對緩和的種族政策的實施,華人在美國的聲音也逐漸增強,而在紐約也有了華埠等聚居區。一系列的華人民間組織也相繼成立,1995年,由華人黃克鏘牽頭成立了美國林則徐基金會。黃克鏘出任主席,而這個組織成立的目的自然是爲了讓世人瞭解到鴉片戰爭的歷史真相,瞭解到英國侵略強迫割佔香港島的歷史真相,也更現實意義——讓林則徐這樣代表着民族精神,有着大無畏的禁毒、反毒精神的名人來影響美國社會以及那些吸毒羣體。

於是,在黃克鏘爲首的基金會的努力之下,1997年香港迴歸的同年,一尊林則徐的銅像經由紐約市政府批准得以矗立在紐約華埠中心,東百老匯街頭。而在矗立銅像之後,基金會又在1998年1月提出申請修建林則徐廣場的議案。得益於市議員傅莉達和僑社賢達以及各界仁人志士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以及林則徐本人在世界禁毒史上的特殊地位,在1999年這一議案獲得批准。

而如今的林則徐廣場上,林則徐的銅像依舊矗立。而關於人類與毒品之間的戰爭,也從未停止。林則徐像是一面鏡子,像是對過去歷史的承認,更像是對未來努力方向的篤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