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姑表親,代代親,打斷骨頭連着筋。”榮國府的當家奶奶王熙鳳,就有着兩位親姑姑。

掌握榮國府家務實權的太太王夫人,是王熙鳳其中一位親姑姑,也因爲姑侄關係,所以即便王熙鳳嫁的是榮府大房這一邊,王夫人也能毫無防備將家務交與她打理。

而王夫人之外,另外一位親姑姑,便是薛姨媽了。

薛姨媽的運氣似乎比不上王夫人,因爲王夫人不僅嫁的是國公府,老公更是官職在身,儒名在外,女兒貴爲皇妃,兒子異象出生,真是攬盡天下風頭。

薛姨媽就暗淡多了,嫁的是社會最鄙夷的“商戶”,丈夫早逝,兒子薛蟠頑劣不堪,十幾歲就惹出大禍。除了薛寶釵這個女兒和丈夫留下的錢,薛姨媽真是一無所有。

那麼,王熙鳳與王夫人如此親近,對王夫人唯命是從,她與薛姨媽關係又是怎樣的呢?

薛家住進賈府後,論理和親姐妹、親侄女更聯絡有親了,事實上王夫人也常和薛姨媽私下嘮嗑。可王熙鳳似乎不一樣,她對這一大家子,總有那麼一點不屑。

在第十六回,賈璉和王熙鳳在談話時,提到薛蟠,稱呼的是“薛”,言語不屑,鄙薄至極。可是,作爲王熙鳳的丈夫,賈璉卻敢在她面前冒犯她的孃家人,說明了什麼?他知道王熙鳳不在乎,很可能平常私聊,王熙鳳也這樣稱呼。

而若說薛蟠爲人混賬,如此不受待見,也就罷了。可是對於人人誇讚的表妹寶姑娘,王熙鳳都不曾主動與其攀談。王熙鳳這個人,八面玲瓏,長袖善舞,林黛玉初次進府就大展奉承技能。後期更是屢有玩笑打鬧。怎麼就忽略了親表妹寶姑娘?無非是不屑個忌憚。

一對兒女都不被王熙鳳待見,薛姨媽當然不可能是“漏網之魚”了。

不過薛姨媽畢竟長輩,素日裏王熙鳳也能把握好分寸,絕對不會有任何無禮之舉,讓人挑不出毛病。但是,總有“露餡”的時候,譬如第五十回這一次,王熙鳳真是陪賈母演了一出精彩的“嘲戲薛姨媽”好戲。

這一日大雪,一衆小年輕在盧雪庵連句後,賈母也來湊熱鬧,玩一會才說說笑笑回去喫晚飯。

飯畢,薛姨媽就頂着雪進來了,見了衆人就笑道:

“好大雪,一日也沒過來望候老太太。今日老太太倒不高興?正該賞雪纔是。”

薛姨媽就是薛姨媽,商人婦就是商人婦,每一句話都像精雕細琢後的成果。一見面就暗示“我聽說了老太太你心情不好”,隨後又說起場面話,“這麼好的雪景,不賞雪浪費了”,可這時候都喫過晚飯了,薛姨媽豈有不知道?

當然,重點是那句“老太太倒不高興?”因爲聽到的沒有不回應的,所以賈母就說話了,“哪裏有不高興,我剛和他們姐妹玩了一陣子呢。”

這正鑽進了薛姨媽的套子,她就笑着說啊:

“昨日晚上,我原想着今日要和我們姨太太借一日園子,擺階來志,請老太太賞雪的,又見老太太安息的早。我聞得女兒說,老太太心下不大爽,因此今日也沒敢驚動。早知如此,我正該請。”

意思很明白,我有心要請客,可是聽說你心情不好,我就不敢驚動了,哎呀,早知道就請了。

這話說得很不要臉吧?賈母何曾不爽快?薛寶釵會編這個謊騙她當媽的嗎?可是薛姨媽卻自己編了個理由,給自己的虛浮人情做墊背。一場“請客”就這麼混過去了,好像掙了個大人情。而且爲了讓謊言變得真實,還拉薛寶釵出來做掩護。

賈母畢竟在豪門大宅混了幾十年的,真正的宅鬥冠軍,聽這話哪有不明白真相的?但也不好戳穿,就笑着講了場面話:“沒事,有的是機會,下次再破費也不遲”。

薛姨媽一聽,得順坡下驢,“果然如此,算我的孝心虔了。”

如果不出意外,薛姨媽又成功做了個虛人情,誰知一旁的王熙鳳卻看不下去了,就笑着說啊:

“姨媽仔細忘了,如今先秤五十兩銀子來,交給我收着,一下雪,我就預備下酒,姨媽也不用操心,也不得忘了。”

聽王熙鳳這話,想來之前薛姨媽沒少玩這種套路,所以這次索性把錢穩了,看你怎麼裝下去。這話也真是講得毫不留情面了。

王熙鳳這麼一提,賈母看到找到了隊友,也不再那麼剋制了,她也戲弄起薛姨媽來:

“既這麼說,姨太太給他五十兩銀子收着,我和他每人分二十五兩,到下雪的日子,我裝心裏不快,混過去了,姨太太更不用操心,我和鳳丫頭倒得了實惠”

“我裝心裏不快”這句話,細想絕非隨口而出,而是針對之前薛姨媽自己編造的“老太太心裏不大爽快”諷刺的,很明顯,賈母知道那是薛姨媽編的蹩腳理由,心裏鄙夷不屑着呢,這回是找到機會反脣相譏了。

不過這出“嘲戲薛姨媽”的好戲,最終在王熙鳳的翻雲覆雨之手中收場,她笑着給賈母作了辯白:“我們老祖宗有眼色,在試姨媽呢。”,又可以爲薛姨媽解了圍。兩人嘲戲薛姨媽,高高升起,輕輕落地,真是一對高手。

一向老奸巨猾的薛姨媽,怕是隻想找個地縫鑽進去了。

所以,王熙鳳不僅不屑於薛蟠和寶釵兩個老表,就連薛姨媽,也是鄙夷至極,不僅因爲薛家的行舉,實在太過無品,毫無貴族風範,就說這薛寶釵是爲攀上賈家這門親事而來,想到自己將來這麼個強勁對手,王熙鳳能歡迎嗎?不能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