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週五印度全國主要黨派協商會議上,莫迪公開指出,“沒有任何人侵入我們的領土,也沒有任何哨所被佔領”。莫迪的這番話,向外界表明加勒萬河谷衝突的真實原因,就是印度侵入中國領土造成的。莫迪努力讓局勢降級的舉動,卻讓印度國內的所謂強硬派非常不爽,認爲莫迪讓印度外交陷入了巨大的被動。不過一國總理說出來的話,又已經國際媒體大量報道,現在想要收回去恐怕也沒有那麼容易。

加勒萬河谷是我國的固有領土,也是1962年邊境戰爭的主戰場。1962年之後,我國摧毀了印軍在加勒萬河谷地區修建的所有工事據點,收回了被印度佔領的加勒萬河口地區,將雙方的實際控制線推進到什約克河岸。中印雙方的傳統分界線都是以明顯地理標誌爲界的,具體到這一段邊境,雙方的分界線應該在什約克東岸的喀拉崑崙山脈的山頂雪線上,現在中方把實控線放在什約克河的西岸,已經照顧了邊境的實際情況。如果按印度和谷歌地圖的說法,加勒萬河口地區屬於印度,也就意味着80多公里的加勒萬河,中國還要給印度留上5公里,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其實中國對加勒比河谷地區的看法和主張,印度邊防部隊和印度最高領導人莫迪都是非常清楚的。因此判斷加勒萬河谷衝突究竟是誰的責任,根本不需要判斷衝突究竟發生在河谷內幾公里,印度軍隊只要進入河谷,就已經踏上了中國的領土和目前中方的實際控制區,印度當然要對沖突的發生負全責。加勒萬河谷事件發生之後,印度媒體和西方媒體一直在渲染印度是這起事件中喫虧的一方。6月19日莫迪在印度全國主要黨派政治協商會議上的發言,其實戳穿了印度媒體和西方媒體精心編造的謊言。

對於莫迪“不合時宜”的發言,已經有不少印度媒體和西方媒體提出了質疑,既然沒有中國軍隊進入印度國土,那麼6月15日至16日的衝突究竟發生在哪裏?印度外交部要求恢復中印邊境現狀的要求,究竟打算恢復怎樣的現狀?印度國會領袖奇丹巴拉姆則尖銳地指出,如果中國軍隊沒有進入印度領土,那麼犧牲的20名印度士兵是否纔是入侵者?

面對洶洶輿情,莫迪政府已經改變了此前的說法。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解釋稱,莫迪總理之所以說沒有任何中國軍隊在印度領土上,是因爲此前印度軍隊英勇地將中國軍隊趕出了印度。一個死亡20人、重傷79人,四處潰散的部隊,說自己把中國軍隊趕出了印度領土,恐怕連一直拉偏架的西方國家都不會相信吧。

這次莫迪爲了讓局勢儘快降級,透露了點實情,還被迫在國內政治勢力的壓力下收回自己說過的話,指望印度政府將來在邊境談判中作出讓步,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次事件也可以讓我們拋棄幻想,收回中華故土,最終還是要依靠我們自己的硬實力。

感謝閱讀,歡迎點評和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