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全球的疫情,让口罩变得至关重要。

目前,中国和东亚地区的疫情基本控制住,每日新增在100以内浮动;而欧洲和北美的确诊人数呈指数上升趋势,美国单日新增数目高达2万,累计确诊更是二十余万,欧美新增病例也推高全球确诊人数,截止四月二日,已经超过百万。

【欧美社会忽视口罩导致疫情恶化】

面对同样疫情,为什么中国等亚洲国家能迅速控制疫情走势,而美欧国家的确诊人数却屡创新高?我想,亚洲的这几个国家,除了严格的隔离政策,保证了足够的社交距离,前置要求戴口罩也成为疫情期间的最重要的防护措施。

一个鲜明的对比,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领导人,很早在公开场合已经带上了口罩,给所有国民做了表率,普通民众也会受此暗示,强化戴口罩的意识。

但是欧洲美国很多国家,就算是那些已经确诊的国家元首,比如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没有类似的示范,特朗普几乎天天在全球媒体面前露面,也一直没有强调戴口罩的重要性。意大利的议员戴口罩,甚至被其他人辱骂和排斥。

下一阶段的疫情,同时面临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护,在国外疫情严峻,输入新增病例不断增加,以及无症状感染多增多的前提下,口罩作为最后一道屏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口罩,这钟一直被用来作为临时防疫的产品,现在正在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出行的必备装备。一个使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很多人(尤其是欧美国家)一直不接受口罩,导致疫情不断恶化严重。

其实,作为一种重要的防疫产品,现有的口罩产品使用场景已经被大大拓宽,很多口罩的体验并不完美,产品设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不妨看看,口罩现在有哪些痛点,如何改进。

【口罩产品的痛点】

打开淘宝,搜索口罩,可以看到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口罩产品。最常用的,无非是防雾霾口罩,一次防飞沫唾沫的民用口罩,N95医用口罩。更昂贵的,还有可以循环使用的电动口罩。

在过去两个月也用了至少一打口罩,各种口罩也用了好几种。那么现有口罩有哪些痛点?

材质

棉质口罩适合冬天戴,到了夏季就不那么舒服了。夏天出汗多,汗液粘在口罩上,混杂着口气、唾液的味道,确实不是一种很舒服的体验。

哈气

对于戴眼镜一族,冬天从口罩上散出的哈气,分分钟将眼镜变成毛玻璃。骑自行车或者摩托车行驶在人多的路上,眼镜常常是瞬间变雾,讲真,还真有点危险。

审美

戴口罩的医生护士很美,那是因为白色的口罩和白大褂很搭配。当在日常生活中,口罩白很难很难和其他颜色搭配,更重要的是,它遮住了人们最需要表现的脸部。

社交

口罩是社交杀手。戴口罩意味着自己患病,或者担心对方患病,从社交礼仪上是不礼貌的表现:如果自己患病,就不应该外出社交,如果担心被别人传染,就没必要参与社交。所以,带上口罩,意味将自己隔绝于社交圈外。即便是男女朋友之间,想要接吻,都变得不可能。

费用(经济性)

在新冠疫情之前,一次性的医用口罩价格不过1-2元,而在疫情之后,具有防止病毒作用的口罩不但缺货,而且价格也明显上涨。N95口罩价格涨幅更为明显,在海外疫情严重的国家,N95口罩的价格涨到了数百元。按照这个价格,一般人是消费不起昂贵的N95口罩的。

安全性

不同价格的口罩安全性也不同,普通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确实可以抵挡大部分飞沫,但在疫情中央的医院里,医生需要更密闭和安全的N95口罩,同样,身处当下欧美的疫情震中的人们,也更渴望获得N95口罩——安全需求变得格外重要。

【如何让口罩更受欢迎 防病毒口罩的几个思路】

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像东方人一样,在面对疫情时能够自觉戴口罩。西方人、尤其是西方年轻人喜欢自由、社交、凑热闹,他们似乎对于口罩骨子里就相当排斥,口罩遮住了嘴鼻,也阻断了他们于外界的交流。而盖住嘴,更不符合他们言论自由的自我认可。

这也就不难理解,当亚裔或者华人群体,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之后,都带上了口罩,却不被其他人理解,甚至招致非议。

口罩要解决的第一痛点,是隐秘性隐藏性,如何一个人带上口罩,不招致误解。脑洞大开,会有很多思路。

比如,让口罩采用接近就肤色的设计,就能解决这一矛盾:黄种人戴黄色口罩,黑种人带黑色口罩,当口罩的颜色与肤色高度接近时,就不容易让人发现,也不宜带来威胁感。网上有个创意,把人脸的图像印在口罩上,戴上后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戴了口罩,其实,思路和上面如出一辙。

采用透明材质,是解决上面问题的又一途径。高档,防护能力强,应对高传染风险的防护服和口罩,往往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如果普通口罩也适度采用塑料材质,不但防护能力增强,也更方便社交。

韩国电影《流感》中,女主角戴的防护罩,为普通口罩设计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思路。塑料材质,为口鼻流出了空间,说话更为方便;防护的药剂放在口罩底部,整个罩体体积小,防护效果却不错。如果固定用的皮筋也设计成透明,体验会更贴心。

电影《极度恐慌》中的防护服,采用了大量塑料设计,专门针对高度传染病毒的防护。

将口罩装饰品化也是一个思路。比如把口罩设计成传统纱巾蒙面的效果,或者蒙面舞会的面具,融入市面上热门的IP,还能实现一定程度个性化,一定会受到年轻人的喜欢,也更乐于佩戴。

日本制作的高达口罩,佩戴起来,回头率很高,很吸引眼球。

【总结】

人们最长使用的产品,往往会下很大功夫设计和打磨。比如近视人群佩戴的眼镜品类就非常丰富,佩戴起来也相当舒服。比如,大部分眼镜的眼镜腿,大多采用塑料、铝合金材质,佩戴起来轻快、亲肤而且舒服。

同样道理,口罩完全可以像眼镜一样设计成时尚产品,采用塑料材质,更容易贴近皮肤;不同颜色和风格,用个性化的设计,吸引年轻人佩戴;铝合金的骨架,更有韧性,成为一件多次使用,长期佩戴的耐用品。

回到全球疫情的话题上,截止到4月4日,全球新增确诊病例呈现指数级增长,美国新增人数更是遥遥领先,每日新增数量超过3万人,累计确诊数量更是超过30万。而此时的美国人才刚刚意识到口罩的重要性。

最近,中国疫情形势非常乐观。每日新增数量维持在几十人,而且大部分病例来自境外输入;同时,无症感染病例的增多,为后续疫情防疫敲响警钟。如果无法精确判断谁是无证感染病例,最好的防御手段,就是将戴口罩变成生活的日常,如同近视眼配眼镜一样。或许,在疫苗出现之前,口罩将是最有效的防御手段。

从一件临时用品,变成一个的长期佩戴的必须品,口罩已经成为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儿。我个人也希望口罩制造行业,用新思路和新理念去设计、创造新型口罩,让戴口罩变成流行时尚,及生活的必需品,至少,让大部分人乐于戴口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