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通達系和順豐紛紛發佈財報,讓外界一窺物流行業如今的市場佔有率。通達系+順豐仍然是如今物流行業的主力軍:韻達、圓通、申通和順豐等企業,每一家的市場佔有率都超過10%,合起來佔據了國內物流業的大半壁江山。

而京東物流市場佔有率,被預計只有不足5%。這讓京東物流再次走上了風口浪尖。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2019年4月,劉強東在京東的內部信當中表示,按照現在的虧損速度,2018年的那筆融資只夠京東物流虧兩年!彈指一瞬,劉強東信中的“兩年”,不知不覺已經過半。

這一年當中,雖然京東小哥們調高了業務提成,但五險一金被降低,底薪被抽,就像一出巧妙的“朝三暮四”的遊戲。有報道指出,把劉強東口中的“兄弟”們取消公積金和底薪後,京東物流每年省出來的人力成本將達到11.4億元。

或許京東物流的故事,在它發展的那個開頭,就已經確定好了結尾。

當年,京東就走了一條和傳統電商不一樣,甚至有些相悖的發展道路:自建物流體系,實現倉配一體化的重資產模式。

這也是京東物流“出道即巔峯”的直接原因。倉配一體化,意味着消費者在京東下單就能很快從本地倉出貨,快遞配送和售後的速度自然勝人一籌。當年,“京東速度”可是享譽整個北京城,京東還喊出了全北京半日達的口號。

但幾年時間過去,“半日達”不僅已經被許多快遞公司所實現,甚至京東自己都砍掉了北京偏遠地區的半日達服務。

問題究竟出在哪裏?很簡單,“重倉”模式需要靠大量的訂單來實現效益,在當下電商發展放緩的背景下,京東物流的訂單量顯然不夠。

京東物流成立12年以來連續虧損,其中2018年的虧損總額超過28億,“重倉”模式帶來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只靠自家平臺上的訂單,京東物流根本達不到盈利的目標。更何況,京東近幾年的用戶活躍度提升並不明顯,要給京東物流輸送業務量,也是有心無力。

自家不夠,別家來湊。京東也試着和第三方平臺合作,這一招確實效果不錯,但高昂的物流定價,卻難以真正的大展拳腳。

從2018年第三季度起,京東物流正式開放個人快遞業務後,快遞單量有所增加,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京東全年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42%。然而,個人件的問題來自兩個方面。其一是,這部分單量整體較少,相比京東物流對訂單的需求量,可以說是杯水車薪。其二是,京東的個人件也很“貴”,價格拼不過通達系,服務又比不過順豐,消費者想不出有什麼理由要用京東的快遞。

國內物流行業的洗牌時代一直在進行着。“上”爭不過有飛機的順豐,“下”搶不過網點更密集的通達系,站在中間不尷不尬的京東物流,除了繼續虧損,似乎已經沒有更多的選擇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