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和薛寶釵有一段金玉緣,在太虛幻境裏,賈寶玉就曾看到過這段緣分的暗示,只不過當時賈寶玉情竇未開,也沒有看懂判詞的玄機。薛寶釵帶着金鎖而來,也帶來這段金玉良緣的美談,但是在前八十回裏,木石前盟的呼聲似乎一直比這段金玉良緣要高。

賈元春在省親的時候同時見了薛寶釵和林黛玉,當時賈元春並沒有表現出對二人有厚此薄彼的態度,還同時誇她們,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衆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然而在省親之後,元春所贈之物只有賈寶玉和薛寶釵的一樣,林黛玉的和賈府三個小姐的一樣。元春這樣做,態度非常明確,她看中了薛寶釵,贊同這段金玉良緣。

元妃賞賜東西的事賈府里人人皆知,賈母不會不知道,而元春又是娘娘,算是賈府地位和身份最高的女人。她下令打個醮,賈母都帶着全家人出動,而這次這麼明顯的暗示,爲何賈母卻裝作看不見,自始至終都沒有提過這段金玉良緣呢?

其實讀紅樓夢我們都知道,前八十回裏,賈母一直是支持寶黛愛情的,連下人們都能看出來,將來準是林姑娘定了的,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的了。所以賈母對賈寶玉婚事的態度很明顯是和賈元春不一樣的。賈母雖然年紀大,輩分高,但地位沒有元春高,元春回家省親,賈母還要向元春行國禮。

所以元春的決定權肯定是比賈母要高的,並且元春已經有了暗示,賈母即便不情願,也不該這樣裝聾作啞,當作沒看見一樣,這顯然是對元春的不尊重。然而事實上,賈母確實是沒有理會元春的這個舉動,並且前八十回裏,元春就暗示了這一次,後來就再不提這件事了。這是爲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元春在進宮之前和賈寶玉一樣,一直跟着賈母住,也就是賈母帶大的。相信元春和賈母的感情不比賈寶玉和賈母的感情差。元春本就是因爲賢孝才德被選進宮的,所以她雖然身爲貴妃,但對賈母的孝肯定也是有目共睹的。元春進宮的時候賈寶玉才四五歲,林黛玉當時更小,所以賈元春幾乎是沒有見過林黛玉的。然而省親的時候,元春沒有見到林黛玉和薛寶釵,還特意讓人帶進來。很顯然,她對家裏的事都瞭解。

賈母幼女賈敏先賈母而死,賈母白髮人送黑髮人,十分痛苦。而賈敏的女兒林黛玉承載了很多賈母對賈敏未盡完的母愛,也算是慰藉了賈母的一片慈母之心。元春跟着賈母生活多年,不會不理解賈母的這點心意。所以我想,元春只是試探性地表露自己的心意,不敢明着說自己的想法,應該就是顧及賈母的心情。因爲元春既然對家裏的事瞭如指掌,就不會不明白賈母對賈寶玉婚事的態度。

元春婉轉地表達自己的心意,其實完全是處於對賈母的一片孝心,怕直接說和賈母意見不合的想法來,賈母爲難。賈母不理會賈元春的這個做法,其實也正是在享受着元春的這番孝心。因爲賈府裏,除了賈寶玉和賈母,幾乎所有人都站在金玉良緣這一邊,如果賈母再站過去,那林黛玉就更是風刀霜劍嚴相逼的處境了。賈母不理會元春的舉動,也實在是因爲太心疼黛玉,獨自爲黛玉苦撐着。

賈母對元春的做法不表態其實就已經在表露自己的態度了,元春很聰明,也非常孝順。所以賈母這樣的態度,她就再也不提這件事,也再也不表露自己的想法了。因爲她如果再表態,只會讓賈母更爲難。而出於對賈母的孝順,元春即便有着貴妃的尊貴,卻從不會勉強賈母。

另外一點,元春會這樣婉轉的表態,其實也是對薛寶釵的一種不確定,畢竟薛家的門第比賈家低太多,而薛寶釵的爲人又太優秀,所以這讓元春一直難以取捨。而賈母和元春相處這麼久,深知元春的心思。她不敢明着否定元春的這種舉動,所以就用裝聾作啞的方法來告訴元春自己的態度。不提這段金玉良緣,便是替元春下了這個決定,直接否定了薛寶釵。

所以賈母有這種肯定的態度之後,元春就不再提這件事了。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和元春一樣,對於那些難以取捨的事情,最後都是別人的態度替我們下了決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