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已经发生过一段时间,让我们回头再看一下新型冠状病毒,会发现对手比想象中更加厉害。

随着对新冠病毒的传播规律逐渐了解,它的狡猾之处正被陆续揭示出来。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形容。

这是一个全新的病毒,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

第一像普通冠状病毒

虽然是新型冠状病毒,但毕竟是冠状病毒。

事实上,冠状病毒不是一种新型病毒,作为RNA病毒的一员,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它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目前为止在RNA病毒中具有最大的基因组。

从感染范围上,目前已知冠状病毒特别“喜欢”脊椎动物,人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那些物种,包括人在内都在此范围。

虽然可以感染人,但起初威力尚小。从1950年起,才逐步发现人类的感冒也与某种冠状病毒有关,后来分离出第一种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鼻病毒。有可能看到这里的你,也曾经感染过冠状病毒,因为约有20%的普通感冒,就是由冠状病毒引发的。

新型冠状病毒的出身就是这样简单,但人类对它的认识不过揭开了冰山一角。

第二像SARS病毒

最开始新冠病毒被当作第二个“SARS”,但后来发现两者有一定差别,不过命名上与 SARS-CoV 有点相似,也反映了 2019 新冠病毒与导致 2002-2003 年 SARS 疫情爆发的冠状病毒存在相似性。

不过现在几乎所有人形成一个共识,它的破坏性已经远超SARS病毒,例如新冠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峰值浓度要比SARS高出1000倍以上。

新冠病毒的结构庞大,在电镜下呈现球状颗粒的形态,并且拥有高度糖基化的特点。糖基化是一种蛋白修饰方式,对于蛋白质的定位、功能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这是预测的病毒蛋白质外壳上的糖基化位点,绿色标记为新冠病毒糖基化位点,蓝色是SARS冠状病毒的位点,可以看到两者存在高度糖基化的现象。新冠病毒拥有至少66个糖基化位点,而SARS病毒则拥有69个糖基化位点。

为什么要关注糖基化位点?因为糖基化与疫苗的工作效率有直接关系,首先疫苗的存在帮助唤起免疫应答,从而抵抗病毒,但是这些糖基化位点就像给病毒戴上面具,可以帮助后者逃脱免疫系统的检测,同时高度糖基化决定了病毒容易发生变异。除了逃避检查,这些糖基化位点可以帮助病毒更好地入侵宿主,从而开启整个病毒的生命周期。

如果横向进行比较,像流感病毒拥有一定数量的糖基化位点,但HIV的糖基化位点是对方的3-6倍,而HIV的疫苗研发就进展缓慢,将近40年的时间还没有取得成功,而新冠病毒的糖基化位点则是HIV病毒的2倍以上,因此开发难度可想而知。

首先,即便暂时没有疫苗,还是可以找到药物来抑制病毒,像艾滋病就是这方面的案例。

另外,对于糖基化容易导致抗体不能识别的困难,科学家也能找出一定办法进行克服,而且不是所有含有大量糖蛋白的病毒都不容易处理,像埃博拉在2015就开始研制疫苗,已经要上市了。

针对新冠病毒,目前全球有越来越多的候选疫苗正在进行评估,并且进行临床试验,未来这一数字会大幅度增加。人类正在用前所未有的速度攻克这一难关,在这一刻人类应当选择相信科学,也只能相信科学。

第三像流感病毒

新冠病毒之所以传播性强,很可能是感染者在发病之初就达到很高的病毒载量。

研究人员勾勒了病毒在人体的运行轨迹。

多数人在刚发病就达到很高的病毒载量,然后稳定下降,哪怕出现症状第一时间送医也是如此。

而这种现象或许是病毒实现高效人传人的重要原因。

那跟流感有什么联系呢?

新冠病毒的这种表现很像流感,一旦出现症状,病毒载量就达到峰值,而病毒脱落模式也跟流感类似。

对人类而言,这种特点难以防范。

通常人类会依据症状进行传染病的防控,但现在这种方法行不通了。

因为一个人察觉自己不对劲的时候,可能他已经携带大量病毒,成为传染源很长时间了。

比起流感,新冠病毒的致死率是其10倍,虽然SARS的致死率更高。

但病毒载量在接近10天时才达到高峰,因此防控起来相对容易。

第四像艾滋病病毒

此前研究曾发现一个特点,年龄更大的人会有更高的病毒载量峰值,推测可能与免疫力下降有关。

现在找到进一步的证据,中美科学家联合警告: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像艾滋病病毒(HIV)一样破坏人体主要免疫细胞,从而攻击人体免疫系统。

将新型冠状病毒注入实验室培养的T细胞内,发现新冠病毒会“捕猎”T细胞。

具体研究发现在病毒包膜和T细胞膜接触时似乎引发了融合,这种融合导致病毒基因进入T细胞,劫持T细胞。

T细胞作为淋巴细胞的一种,在免疫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

更令人吃惊的是,研究人员利用SARS病毒进行相同的实验。

结果SARS病毒并没有感染T细胞的能力,甚至其它冠状病毒也没有发现这种机制。

研究人员推测这是缺乏细胞膜融合功能所致,这一发现也与之前的研究有所关联。

因为之前表明,新冠病毒会对人体免疫系统带来损伤。

例如,新冠患者的T细胞数量会显著下降,而T细胞降低越多,死亡风险越高。

而对新冠病亡者进行尸体解剖后发现,从病理上会发现免疫系统的受累比较严重。

而一些参与过尸检的医生表示,病亡人士的器官损伤类似于SARS与艾滋病的结合。

某种程度上,新冠病毒与HIV可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它们也有主要区别。

HIV可以在T细胞中复制,从而感染更多细胞,但新冠病毒没有观察到,进入T细胞后有任何生长,可能说明新冠病毒和T细胞一起死亡。

这就是新型冠状病毒目前的样子。

未来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如履薄冰。

除了拥有各类病毒的特点,无症状感染者才是新冠病毒留下的另一枚重型武器。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借用王辰院士的一句话,

别以为已经胜利了,我们只是对新冠病毒缺乏想象力。

这个只会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病毒,竟然真的出现在现实当中,确实让人无言以对。

现在远远没有到放松警惕的时候,所有的发现指向一个事情,严防严控的重要性。

这是一场持久战,但我们不害怕,黎明前的黑暗,是一种考验,却让明天的太阳更加灿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