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给很多行业企业的发展都按下了暂停键。而1月~4月,柳工集团却实现了工业总产值90亿元,增长了23.4%。而且,随着国家“新基建”加速和稳增长措施落地,柳工集团工程机械销量同比增长了20%。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数字制造板块负责人麦强告诉记者,在疫情期间,柳工集团挖掘机和装载机的生产量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数字制造板块负责人 麦强

而在这亮眼的成绩背后,少不了柳工集团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积累。

智慧供应链助力柳工集团抢占先机

早在2006年,柳工集团就开始与SAP合作实施ERP,之后又采用了SAP的BW、HANA、CRM、制造执行系统MES、数据总线PO和财务共享等解决方案。

麦强表示:“从最关键的经销指标,到质量过程指标,到操作监控,SAP的产品已经深入到柳工集团的各业务板块。柳工集团与SAP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据麦强介绍,通过 SAP MES的部署,柳工集团基于 SAP MII、Fiori 等产品打造了车间环节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成功突破了生产瓶颈,实现了提质增效。

柳工集团从生产线和生产车间入手,通过数字化手段,让“精益生产”的理念落地,同时完成了PLM、ERP和MES系统的集成,横向贯通了生产计划、生产进度以及质量管控等流程,打破了信息壁垒,实现了数据交互,真正实现了业务的有效集成和管理。

在整机装配工厂里,从生产订单下达、进货检验、质量问题以及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对接,包含物流的收货和拣配、首道供需的装配、过程质量的控制、设备管理的集成、整机售后的应用环节,基本全部覆盖。

在结构件工厂里,柳工集团开发了简单的排产功能,如涂装线的排产功能、内外物流拉动方案等等。“这些都给疫情期间的生产带来了很大帮助。”麦强表示。

而在供应链领域,MES也成为了供应链变革的契机,通过ERP、MES和SRM之间的系统集成,贯穿了计划、现场执行情况,供应商可以通过SRM平台有效连接在一起。

供应链对供应商的配送计划都是从ERP生成,通过系统传送出去。在制造执行过程中,MES可以把现场情况有效反映给供应商。

此外,柳工集团内部还用了条码和物联网解决方案,保证零部件、物品、产品数据都可以和供应商直接协同和追溯。

举例来说,每一台整机的上线信息都可以直接通过SRM系统接口告诉供应商,供应商可以随时知道产品上线的情况。如果中间出现异常,或者有延时,系统就会根据现场报工触发各工序计划,开工的时间变化也会传到供应商那里。

如果质量检验出现问题,员工可以在PDA上进行填报,质量人员会进行开单和处理,处理的同时,信息也会发给供应商,和供应商进行在线确认。麦强表示,“把这些信息打通,对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升级

实现智能制造是制造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作为工程机械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品牌,柳工集团对此有着深切体会。

2013年,柳工集团提出了“全面智能化、全面解决方案、全面国际化”的“三全战略”。在这个过程中,把“信息建设”升级为“数字化建设”,兴起了数字化建设的高潮。

麦强介绍,柳工集团对信息化进行重构是遵循五大架构开展的,包含了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数据架构和管理架构,而且几个架构之间是有承接关系的。

首先是业务架构。对柳工集团来说,整体业务涵盖了从顾客需求到顾客满意之间的价值创造过程,包含:研发、供应链、制造、营销、后市场、金融。同时,管理层需要进行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品牌文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法务和审计,以及数字信息和支持等等。通过对业务架构的梳理建立了公司统一业务呈现。

第二是应用架构。把业务架构画出来以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应用架构,确定应用系统和业务的覆盖关系,通过应用架构去支撑业务架构。如研发系统里会用PLM,会把ERP作为企业财务管控系统、计划系统,在制造执行过程中会用MES,在集团管控方面会用流程和KPI项目。

第三是数据架构。把应用架构做出来以后需要考虑数据,就建立了数据架构。通过数字架构,把柳工集团所有系统里用到的数据统一标准,进行数据清理,保证数据可用性,实现数据共享原则、数据资产化原则和数据安全性原则,以有效支撑决策。

第四是技术架构。要考虑服务等级原则是怎样的?是否使用加倍方案?技术原则是怎样的?通过搭建技术架构,可以统一公司平台,实现技术跟随、应用领先的目的。

第五是管理架构。支撑业务、系统需要有管理,所以引入管理架构。管理架构定义清晰的管理标准、管理职责。所有子公司也要统一实施推行“五大架构”,统一所有的管控原则,比如说所有公司的KPI一律通过数字系统到总裁那里,不允许人工进行处理,还包含一些架构遵从原则。

在重塑信息架构外,柳工集团还重塑了业务流程,将信息技术、业务流程融合起来,建立了标准的数据接口规范,让数据实时动态地反映业务的过程,通过数字化运营促进业务改善。这个过程分为“三部曲”进行:第一,全面的数据;第二,实时和准确的数据;第三,有支撑运营决策的数据。强调“让数字说话”,让数字驱动运营,提升企业效率。

麦强介绍,2020年柳工集团的重点工作是数字化组织、变革、文化氛围建设,以及对各业务单位进行重点建设,逐步打破“数据墙”。其中重点项目有28个,其他各类数字化项目有100多个,涉及方方面面,比如数字化、研发与公益、营销与服务、制造与供应链、技术工作等板块。“现在数字信息部门已经比去年同时期的人数翻倍了,我们部门是柳工集团现在唯一一个放开招人的部门。” 麦强笑着说到。

制造业转型服务化正当时

为了应对传统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在很多国家提出的制造业振兴计划中,都把向服务转型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柳工集团也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麦强解释到,柳工集团提出的“全面解决方案”战略,就是指公司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从机械设备的交付和机械运维,转向提供工程机械项目解决方案及项目后续运营;从工厂机械设备产品类型的增加,向贯穿设备全生命周期并满足客户各阶段需求的服务大类增加。简单来说,就是从原来卖装载机、挖掘机产品,转向卖全面解决方案的产品及服务。比如说在某矿山有项目,柳工集团可以通过对项目进行无人机的测绘测量,确认土方量等工作量,然后输出相应的整体解决方案,需要多少台装载机、挖掘机等等,然后排出计划。如果客户在购买挖掘机和装载机的时候遇到资金方面的问题,那么柳工集团旗下的融资租赁公司就可以马上介入进来,提供一整套服务。

“在服务化的过程中,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这些技术手段都是必不可少的。”麦强向记者强调,“现在的5G+工业互联网,架构在Saas层上的车辆网、设备互联、智能排程、AI等创新应用都是服务化过程需要的,这也是这几年数字化部门在柳工集团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