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對黛玉的深情,作者只用了兩個字就表露無遺

讀《紅樓夢》,最令人感喟的無疑是寶黛愛情。情到深處似無情,沒有驚天動地的海誓山盟,沒有你死我活的酷虐情節,寶玉與黛玉之間的深情,更如同細雨,潤物無聲;更像是微風,了無痕跡。但是這一份深情卻濃到化不開,解不透,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紅樓夢》作者最善於用這種看似雲淡風輕的方式,表達最深刻的情感。

林黛玉,出生於姑蘇城書香門第,父親林如家家世代列侯,母親賈敏是金陵四大家族之首賈家的女兒。這樣的家世背景,這樣的品貌風流,林黛玉簡直就是神仙一樣的人品。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林黛玉五歲喪母,十一歲喪父,成了一個寄人籬下的孤女。

林黛玉父親病重,賈璉陪同林黛玉回去探望。林如海病故,葬入祖墳安葬,諸事停妥,賈璉方護送黛玉進京。書中說“本該出月到家,因聞元春喜信,遂晝夜兼程而進,一路俱各平安。寶玉只聞得黛玉“平安”二字,餘者也就不在意了。”

這裏賈寶玉的心理很值得琢磨,他只在意黛玉“平安”二字,也就放心了。一句平安,讓賈寶玉放下了多少天的擔憂驚擾,一聲平安,將賈寶玉對於林黛玉的深情表露無遺。願心上的人平安,這是最深刻,也是最樸素的情感表達。舉重若輕,大道至簡,還有什麼比“平安”二字更配得上這份愛情呢?

因爲林黛玉先天性體弱多病,這一路舟車勞頓,林妹妹又如何禁得住這一路上的風雨兼程!其次林黛玉幼年喪母,本就孤苦,又要經歷父親去世的打擊,這讓林妹妹脆弱敏感的心如何承擔?因此賈寶玉聽到林如海病故的消息,焦心道“了不得,想來這幾日他不知哭得怎樣呢!”說着,蹙眉長嘆。因了這樣的隱憂,賈寶玉聽到林妹妹平安回到京都,一顆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了。

爲了體現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情深如許,還有一件事可以作爲對比。賈元春加封爲賢德妃,並且恩准省親。這對於賈家來說是無比的榮光,闔府上下不免喜氣盈,欣然踊躍。可是賈寶玉呢?因爲秦鐘的事情“心中悵然如有所失,雖聞得元春晉封之事,亦未解得愁悶。賈母等如何謝恩,如何回家,親朋如何來慶賀,寧榮兩處近日如何熱鬧,衆人如何得意,獨他一個皆視有如無,毫不曾介意。因此衆人嘲他越發呆了。”可是聽說黛玉明天就可以到家,“寶玉聽了,方略有些喜意。”

賈元春,是賈寶玉的親姐姐,一母同胞,如今得此殊榮,而且元春與寶玉也是姐弟情深,有如母子,元春未進宮的時候就教授寶玉讀書識字。一進宮門深似海,如今多年不見的姐姐就要省親了,而且還是如此的榮光。可是賈寶玉卻置若罔聞。秦鍾和賈寶玉是知己之情,是友情;元春和寶玉是姐弟之情,是親情;林黛玉和賈寶玉是男女之情,是愛情。如果按照此時賈寶玉的反應來排列優先級的話,愛情第一,友情第二,親情第三。

這就是賈寶玉對於林黛玉的情感,獨一無二,深入肺腑,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的喜事可以超越再見黛玉的歡喜,沒有任何的憂愁可以超越對林黛玉的擔憂。

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感情,還有一對參照系,那就是王熙鳳與賈璉的愛情。王熙鳳對於賈璉雖然有諸多的不放心,但是對賈璉的一顆心卻是真的,她是愛賈璉的。否則不會在夜晚睡不着,與平兒一起算計賈璉的行程;否則不會仔細詢問送信的小廝,不會細緻地親自爲賈璉準備衣物。這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說明了鳳姐對賈璉深深的愛與關切。

因爲賈璉一路護送黛玉,鳳姐聽到賈璉回來的消息,一樣是由內心散發的喜悅。但是,鳳姐的喜悅是藏在心裏的,表現與賈寶玉完全不同。她不讓別人看出來,仍然鎮定自若地處理着秦可卿大喪,元春省親兩件大事。這就是一個成熟的、世故的人處理愛情與事業的方式。在鳳姐心目中,賈璉誠然重要,但是自己的事業性、表現欲更加重要。賈寶玉愛黛玉心無旁騖,全神貫注;而王熙鳳愛賈璉,更放不下手中的權力,表面的榮光。

也因此,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難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愛一生一世不動搖,雖然人沒了,魂消了,這份情仍然深入骨髓。而王熙鳳與賈璉則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從最初的甜蜜到後來的分道揚鑣。這是多麼鮮明而生動的對比。因爲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是真正的兩心相悅,兩情相許,沒有任何其它的物質條件的附加;而賈璉與王熙鳳的感情夾雜了太多的慾望和世故,這樣的感情很容易被世俗的瑣碎打敗。

賈寶玉是世上最專情的男子,最深情的紳士,看起來花花草草,風流倜儻,但他的心裏只有黛玉一人。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賈寶玉與林黛玉不能相伴白頭,但這一份感情卻可以與天地同存,與日月同輝。我們今天讀來,仍然感覺到其中的真純與美好。

往期回顧:

《紅樓夢》告訴我們的幾條人生經驗,太現實了!

王熙鳳看起來風光無限,實際上身邊危機四伏,處境十分險惡

紅樓詩社唯一一次填詞雅集,不要小看了這個細節!

紅樓夢:他們都出家了,你能用一個字來形容他們的出家理由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