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就他能够真正的对我构成威胁

王朔喷过很多人,但他也有敬佩的人,刘震云就是其中一位

当年王朔和刘震云都是青年作家的时候,搞笔会,他们坐船去三峡。

刘震云:(第一天见到王朔)王朔老师,你和我说说,我这好多天睡不着觉了,你小说怎么写这么好,你怎么想的?王朔:我写的好什么呀,你瞎说,你骂人。刘震云:(第二天见到王朔)王朔老师,您还是说说吧,您怎么写的那么好,您当初怎么想到的,您说一点就行!王朔:……刘震云:(第三天见到王朔)王朔老师!您就说说吧,您就说一句都行,您怎么写出那么好的小说,您怎么想的?王朔:其实一开始吧,我就是想……王朔刚说到这儿,还没来得及说完一句话呢,刘震云就指着王朔哈哈哈哈的笑了起来,意思就是你终于当真了。王朔说当时就有一头跳进三峡的心。

有一次华艺出版社邀请王蒙、冯小刚和刘震云一起吃饭,刘震云对冯小刚说了这样一出段子:“冯老师,学生小刘写得再好,再有智慧,再有高度,那也是人类的高度。在上帝面前,这种智慧和高度都会显得十分渺小。而上帝眼下正握着王朔老师的手在写作。王老师不仅仅是王老师。王老师是上帝派驻文坛的使者。”

王朔对刘震云的评论是:刘震云给我一种特别刻薄的感觉。他把生活平庸化了,乘机他也深刻起来。夸我的话虽然我不爱听,但刘震云是当代作家里对我真正能够构成威胁的一位。

刘震云是谁?

刘震云,1958年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2011年作品《一句顶一万句》获得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自他作品的电视剧如《1942》、《手机》、《一地鸡毛》、《我不是潘金莲》等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

刘震云出身贫寒。小时候家庭困顿,去部队当了兵,1978年的时候他参加了高考,当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参加考试的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但刘震云凭借着数学89分的高分,拿下了当年的河南高考状元,并进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在北大的时候,刘震云凭借《塔铺》在文坛崭露头角,1990年时,刘震云发表了他的中篇小说《一地鸡毛》。这部作品还被改编成电视剧,刘震云拿到了8万元的稿费,带着全家人去吃了一顿大餐——肯德基。

王朔曾经评价说,这是一部琐碎人生的范本。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晓明曾评价刘震云“揭示了日常琐事中令人震惊的事实。”

刘震云的语言风格最大的特点是简洁,极少出现形容词,熟悉他文字的读者说“闭着眼睛听也能知道是刘震云的作品”。然而,这种简洁并不等同于简陋,而是用最简约的方式去表达最复杂的事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出来后,刘震云的妻子郭建梅接受采访时提到,刘震云年轻时在《农民日报》工作,同事对他的评价就是没见过他说话,身边的一些朋友也觉得他和哑巴似的,特蔫儿。

《一句顶一万句》2009年出版,201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小说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上下两部分别以杨百顺和牛爱国为主线,展现了市井百姓、引车卖浆者流的生存故事,正如张清华所说:“两个主要人物的足迹所至,是无数条枝杈丛生、根系纷乱的线索,他们沿途所经验的,是一幕幕缩微而稠密的芸芸众生的生存景致。

《一句顶一万句》谈到了杀人,绿帽子,和孤独的事,“与书中人物结伴而行,晓行夜宿,披肝沥胆,说的都是知心话”,他找的人越来越深,与这些人谈的话题也越来越深。而刘震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荒诞,他的作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环保局马忠诚路过洗脚屋,被拉客的人引进去,结果联防突袭检查,把马忠诚抓到了,马忠诚花钱处理了这事。后来他发现自己被骗了,拉客的人、洗脚屋小姐与联防队队长勾结,说是扫黄,其实是为了搞创收、赚钱。

他心想这事太荒唐了,但一转念他又感谢荒唐,用钱摆平多简单,他不用名誉扫地,被撤职,大家的生活都可以恢复正常。

《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参磨四年的扛鼎之作。被北京五大评论家誉为“中国的《百年孤独》,是刘震云迄今为止最成熟最大气的作品。@文史好物大赏

这部小说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笔触始终紧贴苦难的大地和市井小人物,结构单纯而内容丰富,命悬一线而荡气回肠,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勇往直前。是当代文坛敢于直面真实的不可多得的佳作。著名评论家张颐武说,该书是刘震云“最具企图心和想象力的作品,也是他超越自我的最为坚韧的努力的成果。”

《一句顶一万句》618狂欢一包烟的价格,读一下这本中国版的《百年孤独》。

点击下方“看一看”即可购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