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開始大家就接觸了“閱讀理解”這一題型,可以說對於閱讀理解並不陌生。按道理來說,這麼多年有了經驗,高考語文的閱讀理解應當不在話下。但是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都特別苦惱的一個問題就是“爲什麼我寫了那麼長的答案,最後只給了一點點分數”“爲什麼看到答案的時候我有了思路,自己分析的時候毫無頭緒。”這並不是說你的閱讀能力不強而是答題要有技巧性。

在高考語文閱讀理解中傳記是很多同學難以攻破的難點。今天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語文教師的提供的小技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傳記中的第一大類題型——概括分析題的解題小技巧。

從歷年高考試卷的閱讀理解命題角度來看,傳記中概括分析題的出題方式有兩種,一是概括人物形象,二是概括人物經歷。

下面我們先來說如何去概括人物形象呢?

在概括人物形象中,出題者往往會這樣問“xx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或者“xx的性格特點如何文章中通過哪些事件來表述”。

很多同學在概括人物形象的時候容易出現“概括方向有誤”“概括不全面”的問題。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做呢?我們來說一下概括的思路。

一 、從人物形象出發

一篇傳記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無非是通過人物的經歷,作者對人物的評價,文章中其他人對於主要人物的評價,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這幾個方面來讓人物豐滿立體。所以說去概括人物形象的時候,就從這幾個方面出發就能做到,不多不漏。

二 、從細節描寫出發

這裏就是比較細節的得分點。作者用肖像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描寫,這些生動的細節描寫使人物形象豐滿。所以說同學們一定要抓住細節去概括人物形象,這樣你的概括纔會全面。

這裏你也可以使用“通過……(事件)寫出了……(形象)的特徵”這樣的模板去答題就會非常清楚。

好的,想必大家已經迫不及待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第二種——如何去概括人物經歷。

在這種題型上,很多同學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以偏概全”“條理不清”。同學們要知道高考中老師的閱卷速度是很快的,“答案不全面”“條理不清晰”,這樣的答案在高考中是非常忌諱的。

找到了問題我們就要敢於去解決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如何去概括才能做到全面並且清晰呢?

一、 留主刪次

“留主刪次”是指只需要概括人物的主要經歷,對於一些細枝末節的事件,我們就可以忽略不計,這樣就容易讓你的答案顯得有條理性。這裏小編就推薦大家按照時間順序去分階段進行答題。這類題在作答時也可以採用原文中的句子去回答或者是將原文語句稍加調整。切記憑空想象。或者是使用自己創造一些詞語去回答。

二、 縱觀全局

在概括人物經歷這一提醒中,還有一個比較小的考點,就是說去概括人物在特定的某一階段所經歷的事件。比如在《中國之蒿》這篇傳記中有一道題是這麼問的“屠呦呦在研究抗瘧藥物過程中做出了哪些事”非常明確地指出了是在“抗瘧藥物過程”這一階段之中。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有些傳記呢是讓你概括其中一個階段,可這個階段有可能在全文中都出現了,這就需要你在認真閱讀完整篇文章之後,還能夠縱觀全局去尋找答案。

總的來說對於傳記的歸納概括,首先要按照提議去找相應的段落 ,其次在段落中進行分層,從每一層之中提取出關鍵詞,最後就是依據你所找到的關鍵詞加以潤色,去寫出答案。

希望你不斷訓練,不斷總結,也希望這些小技巧對於你傳記的閱讀有所幫助,加油!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