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愛玩遊戲的學生,PS4/Switch和PC到底哪個合算?

不用想了,肯定是電腦啊,無論臺式和是筆記本電腦。

如果你還在上學,對預算/成本比較敏感的話,在國內買PC要遠比買遊戲主機花銷要少。

具體對比有如下3點:

1,遊戲娛樂性價比:雖說要支持正版,但PC到手,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各種免費玩遊戲,屬於真正的“白嫖”。雖然遊戲主機也能幾乎“白嫖”,但還有初始啓動資金和郵費的支出項目;PC上Steam遊戲,主機上獨佔之類的,支出基本相抵,總體上還是PC打遊戲性價比更高。

2,遊戲量級:PC能玩的遊戲可以追溯20年之久,老遊戲新遊戲一網打盡,以臺式機爲例,你幾乎只需要寬帶支持,剩下的看攻略自己開發。主機玩家從下單的那一刻開始,就要受平臺和機器代目的限制,則要看你所購主機那一代限制到哪些遊戲,目前看這種限制未必是剛性的,但與PC對比,可以玩的遊戲數量級的弱勢就出來了。

3,“藉口”:學生以學習爲重,父母也知道你心裏面貪玩的小算盤。買PC就很“正義”,畢竟電腦可以做許多事,你有足夠強的理由說服父母劃出預算供你裝機或直接購買筆記本(遊戲本),基本上五六千的就很棒了,實在不寬裕,三四千的臺式機也不是不能用。基本上買了PC就是學習、遊戲通喫,說服爸媽給你“啓動資金”的難度並不大;

但想要遊戲主機就是另一個次元了,你爸媽只要不是與互聯網前浪嚴重脫節的那一羣,一定清楚你買這個東西就是爲了放羊。既然買來的目的只可能是遊戲,而且除了遊戲也別無他用,他們再開明也不會大力支持。爲了爭取實現目標,你只能降低難度,自己攢零花錢或者變賣自己的小玩具籌錢。對於學生而言,這無異於愚公移山,總之,相比PC來說,攢錢買主機/掌機/遊戲難度太大。

PC相對於掌機/主機等“純遊戲設備”,勝就勝在可以“以一當千”,既可以滿足使用者影音娛樂、遊戲競技的需求,也能滿足一個學生/職場人日常學習/工作的需求。而且啓動資金支付過後,剩下的日子近乎不用再做任何消費。哪個合算,不用我再強調了吧?

以此觀點爲基石,你也就很容易明白爲什麼類似深圳GPD這樣的迷你電腦廠家能夠開闢一個新的疆土,今年發佈的GPD WIN MAX就是新一代“掌機/PC二合一”的典型產品,區區8英寸,做足便攜和性能的平衡,同時又將掌機功能、觸屏便利、接口擴展能力全部囊括。

8k多太貴了,基本版4k多。想打遊戲就慷慨上陣,想做電腦該做的事就盡情發揮,這種一本兩用的舒爽,不止讓學生黨找到一些解壓空間,也讓那些在職場奔忙的、爲人父母的遊戲咖得到足夠多的消遣餘地。

當然,如果你沒有便攜需求,直接臺式PC搞定。

說到遊戲市場的進化歷史,到了2020年這兩三年也是變數不斷。只靠獨佔來拉動消費,索尼和任天堂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喫力,畢竟用戶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不採取一定手段來提高收益,任一再老牌也無法高效運轉。不定期的免費遊戲已經在“獨佔”這個原則上撕出一個大口子,未來各平臺的聯合運作纔是真正“易割”的方案,我這句話放在這裏,大家有一說一,接下來的發展趨勢,將由時間來證明!

最後我想說兩句:小衆市場做成一流也有壓力,任何封閉的圈子都是一時的。只要你想賺錢,最後都不免不了向外界拋出橄欖枝。幾年前有大神妄言:1,個人電腦遲早被手機幹掉,2,論遊戲最終會是主機天下。現在看這兩句話,是不是全被打臉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