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山被人欺。”尽管我们大家从内心中,都无法接受做善事反而会受到欺负这种情况。但是这也是生活中难以避免的现实。

并不是说,一个人做善事的时候得罪了谁,才给自己招惹来祸患。而是一个人性格太老实,处处都为别人着想,但是遇到了别有用心的人,他们非但不会感激,甚至还会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情。

有时候,老实人帮助了别人,别人就会觉得这个人好说话,有什么事情都找老实人帮他做。老实人又不会拒绝别人,怕面子上不好看,于是就死要面子活受罪,让自己勉为其难地去做一些帮人的事情。

南怀瑾大师说过:“一个人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注定自己不好受。”老实善良的人,帮人的时候,也要考虑该不该帮。这二件事也要尽量少帮,帮了,容易致祸。

一、自己本身就不占理的事情

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学习过孟子所说的一句话:“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快乐是有限的,而我们帮助了别人,给别人带来了快乐,这样的快乐会更让人满足。这其实就是“助人为快乐之本”的道理。

所以,世上有很多老实善良的人,在人生中都是这样去做的。他们会热心的关怀别人,付出全力去帮助自己的朋友,甚至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有时候,这种帮人的做法,还会让他们自己吃点小亏,损失一些自己的利益。但是当看到被人得到了帮助时,他们又会很欣慰。

这样其实是真正做到了“吃亏是福”,这样才是高明的人生智慧。我们有时候委屈了自己,去帮助别人,看起来得不到什么利益。但是这样能让我们收获一个好人缘,我们会结识更多的真心朋友,在自己有危难的时候,朋友也会倾尽全力帮我们。而且自己也会因此得到更多成功的机遇,这其实就是人生的福气。

但是帮人的时候,也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帮的。就算是跟我们关系再好的朋友,我们可以为他们两肋插刀,跟他们甘苦与共,依然要有帮人的原则和底线。如果是朋友不占理的事情,我们去帮他,很可能把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推越远。而且一旦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不仅我们的良心上过不去,还可能被别人嫉恨,给自己招惹莫测的祸患。所以这种事情不能帮,一定要重视了。

二、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俗话说:“量入为出,量力而为。”一个人的欲望都是无止境的,我们拥有了很多宝贵的东西之后,并不会满足,一定还想要更好的。如果这种欲望不加节制,就会让我们深陷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之中。

而且,有的人能力还撑不起自己的野心,收入也满足不了自己消费的欲望。但是为了得到想要的,不惜去借钱消费,然后欠了一屁股债。欠债还不上,只能越借越多,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最终会导致窟窿越来越大,让他雪上加霜,人生的祸患也就由此而来。这就是为什么古人忠告我们量入为出的道理。

什么是量力而行呢?就是一个人有多大本事,就去做多少事情。千万不要总是好高骛远,心存幻想,总想一步登天。结果小事不愿意去做,大事又没有机会去做。就算机会摆在自己的面前,自己又没有能力去把握住。这样就会眼看机会白白溜走,以后机遇会越来越少。

我们说量力而行,并不是打击大家立下远大的志向,也不是让大家不思进取。而是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做适合自己的事情,这样才能降低失败的风险,让自己厚积薄发,越来越成功。就算是对待好朋友,我们依然要这样去做,有能力的事情,就去帮他们。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为了面子,逞强去做。否则,事情做不好,不仅会影响朋友,还可能被朋友埋怨。这样会出力不讨好,甚至连朋友都做不成,所以逞强的事情尽量少帮,这不是自己不够意思,而是对朋友负责的表现。

帮人也是一门学问,帮得好,各自欢喜;帮不好,招惹祸患。俗话说:“求人要感恩,帮人要有度。”这就是做人有度,过则为灾的道理,我们一定要重视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