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建制”

1851年,太平军在”永安建制“,在和清军相持对峙的一段时间里,分封五王,确立了初期的政治军事制度。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太平军的纯洁性,有效地提升了军队战力,也打破了清军的内部分化瓦解。

第二年,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一路辗转广西、湖南、湖北等地,在一年多时间里,打乱了清军的围追堵截,相继攻占、又放弃了很多城市。年终岁末,太平军又攻克了武汉三镇,先后将汉阳和武昌作为都城,但只是短暂停留、进行休整,大部分太平军更是沿江而下。

洪秀全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一些重要的政策主张和军事目标,与作为实权人物的东王杨秀清是绕不开的。他权势滔天,无人遏制,尤其是在冯云山死于蓑衣渡、萧朝贵战死长沙后。

他是天王的臣子,东王九千岁,却可以节制诸王,实际上统帅大军;在情义上,他是天王的异性兄弟,以示情同手足;在拜上帝教内部,他却可以“代天父下凡”,甚至鞭笞诸王、责罚天王。

杨秀清

太平军一边以运动战的方式,大军纵横驰奔江南,一边广泛宣传天堂盛世,吸收了大量兵源,全军裹挟,军威大盛。在湖南,东王杨秀清制定了“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然后遣将四出,纷扰南北”的作战方针。

为什么要占据南京呢?

南京既是古都,又是明朝陪都,南明的抗清基地,对汉族群众而言,具有一种“正统性”的象征意义。南京城易守难攻,“襟三江而带五湖,包东吴而连北越”,战略意义非常重要。朱元璋不是从南京发家,继而建立大明王朝的吗?南京对于清朝很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南京是清政府在江南的统治中心,八旗、绿营兵力仅次于北京,重兵布防。况且,江浙赋税半天下,清朝赖以生存的钱粮赋税一半以上取自东南各省。对敌人重要,对自己就更重要了!

太平军

1853年,太平军为了实现攻占南京的军事意图,顺江而下,3月,攻破南京,两江总督陆建瀛阵亡。太平天国改江宁(即南京)为天京,正式定都。

以前是清军时时刻刻威胁着太平军的生存,现在该咸丰皇帝担忧了。清政府摇摇欲坠,如果太平军问鼎中原,他这位皇帝可就成了亡国之君啊,只能跑路去东北老家了。

清朝提督向荣还算是没有辜负咸丰皇帝的圣恩!从广西一路尾随,像个跟屁虫似的,追到了南京。在太平军顺江而下后,重新夺回了武汉三镇。这为清军之后建立江南、江北大营,围困天京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迟滞了太平军的攻势,而太平军又得重新去攻占他们自主放弃的沿江重镇。

太平军

太平军在定都天京前,为了某一个军事目标,往往会全军出击,这才让向荣钻了空子。随着天朝的定都,太平军也引发了战术上的全面变化。

以往,他们采取流寇式的、不断前进的恐怖行军。现在,拜上帝教的党徒悉数集结在南京,已经建立起和清朝南北对峙的政权,他们必须为保卫南京而战争。这也就是北伐、西征。

这是一个不进不退的局面,清军也不必再一路尾随,他们在江南、江北,长江中上游集中了重兵。太平军也发现在南京附近,他们被一支军队所水路围攻,而要在战场上击败这支军队希望不大。

天京事变

1856年,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被杀,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高层分裂,两万多人死于事变。伴随着内部享乐与腐败,军纪涣散,军事力量也不复从前了。

在太平天国后期,忠王李秀成劝说洪秀全放弃天京出走,奈何天王不听,一意固守。1856年,曾氏兄弟攻陷南京,可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1872年5月,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这是最后一支以太平军为旗号同清军作战的部队。太平天国运动,至此以失败告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