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外賣盛行,我們都知道餐飲業現在的發展與外賣之間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可是近日一份由廣東省餐飲協會發布的《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讓餐飲業炸開了鍋。

就佣金方面來看,交涉函認爲,美團向餐飲企業收取過高的佣金,已經超出餐飲企業承受的極限。同時,交涉函對美團提出了明確的降傭要求:直接減免整個疫情期間廣東省內所有餐飲商戶外賣服務佣金5%或以上。

對此,美團今天發出了一份回應。其中提到兩點:第一,美團一直在虧損,即使在盈虧平衡的Q4,每單平均利潤也不到2毛錢;第二,2019年,美團外賣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20%之間。

現在疫情期,平臺、商家和消費者都有各自的難處,整個餐飲業都面臨着崩潰的局面,而在此期間外賣生態鏈似乎擔起了運轉的挑戰。可是佣金問題,似乎把商家與平臺的關係弄得僵持起來。

其實佣金不僅僅代表一個簡單的財務指標,而是關係到整個餐飲外賣生態的穩定性。商家作爲餐飲外賣生態鏈裏的重要一環,真的能靠單純的佣金降低活得更好嗎?強行降傭真的能讓所有人都受益嗎?這些問題我們都得細細考究。

根據美團的財報,外賣佣金的組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平臺使用費,二是技術服務費,三是配送服務費。根據美團2019年度財報,美團餐飲外賣的佣金收入爲496.5億元,餐飲外賣騎手的總成本爲410.4億元。可以計算得出,騎手成本佔佣金收入的82.7%。這麼說要把降低騎手的服務費?

顯而易見此舉不太符合常理,我們都知道外賣最最關鍵的是騎手,騎手纔是外賣行業最不可缺的一環。騎手是外賣服務業最硬性的人力成本,他們扮演着串聯外賣服務的核心角色。他們每天日曬雨淋奔波在大街小巷給顧客送外賣。按外賣服務的付出比例來看,騎手拿到佣金的80%以上,是很正常的。

對美團和商家而言,只有高比例的佣金收入流向騎手,才能支撐起一個龐大可靠的騎手服務軍團,以及高質量的配送服務。

由此可見,降低佣金是不太可行的舉措。追根溯源,能拯救商家的只有交易量,而不是佣金。因爲只有生意興隆,才能財源廣進啊!

(聲明: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圖文信息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