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當屬珠寶中硬通貨的代名詞之一,但是也分個高下立判,並不是所有品類都是此中翹楚。既然它們辨識度高,市場佔有率強,翡翠自然不會存在“撿漏”一說。如果您要是抱着撿漏這個心態去玩翡翠,那只有被坑的份。一分價錢一分貨在這裏再合適不過了,當然如果你對翡翠缺乏專業知識,同時又沒有很好的辨識度,那麼你只能花着好錢,搞到的卻是下等貨,以下就講一下那些所謂用“撿漏”來做套路的手法。

1.行話蒙人:之前寫過不少翡翠的知識,比如種分豆、糯、細糯、糯化冰、冰糯、冰、高冰、玻璃。糯種是一個分水嶺,到了糯化冰就開始說“老種”了,但是老種不等於老坑種,其實這個並無所謂並不是非常增值的條件。很多“唬人”的專業語言比如“木納”其實就是油性高,有強膠質感,“莫西沙”是剛性的代表,帝王綠說的是翡翠綠的比較正無黃藍色調。許多商家將以上的代名詞混合到一起,很輕鬆就能給一個外行“繞”迷糊了,你以爲撿了漏,其實是着了道。

2.網託:翡翠這個行業離人性太近,有一句話叫辨翠不如學辨人。尤其在如今這個信息社會,經常有人在各種社交或者論壇app以買家身份弄虛作假。他們首先會找一個種水色非常好的翡翠,然後以冠以一個低價去詢問真假,下面自然是自己的小號做託來上演一出“撿漏”的故事。我們國人有一個特質就是寧信他人言,不明自身斷,衆口鑠金,別人說的就一定是真的。於是樂此不疲紛紛上當,商家賺得盆滿鉢滿,自己最後喫虧上當。

3.砍價王:隨着直播的興起,如今湧現出了一批所謂“魔鬼砍價王”的存在,最開始是在裝修行業。商場弄的噱頭,打着幫業主去“砍價”的一種促銷手段,比如你在店裏看個牀標價不菲,在他嘴裏半價就能成,自然很多人願意掏腰包。這波風最近也吹進了翡翠行業,一個人拿着手機,開場白千篇一律的翡翠“暴利”,敘述自己只賺代購費幫着大家在市場上砍價。帶着你去各種攤位,看似給老闆“砍”的頭破血流,然後以自己“專業”角度來評定價值好壞,最後賣給觀衆。那麼你真的相信這些“砍價王”嗎?如果他們真的這麼厲害,那麼學區房、寶馬奔馳、奢侈品等等都夠暴利的吧,您讓他們去砍一個價試試?

4.濾鏡+增色:石頭不騙人,人才會騙人,我們不能爲了買點飾品就跑到緬甸去,而如今眼見卻未必爲實。正所謂燈下不觀玉,尤其是翡翠,不同光下不同樣。在濾鏡里美若天仙,拿到手就想拿它填魚缸這種事情是網上選翡翠常見的事,最後也是退無可退,大家都被騙怕了。同樣的套路還有爲了增色而把鑲嵌的銀託染上綠,翡翠切薄掏空鑲嵌襯以反光紙來增“種”這類手段。

其實所有翡翠行業套路都一樣,就是咱們佔便宜的心裏,翡翠這行業根本沒漏給你撿,能撿漏的除了行家就是賣家。賭料賭石都別碰,給你描述成一個大漏放在那裏等你去撿那商家喫什麼呢?天上不會掉餡餅,地上只會留陷阱。玩玩可以,別陷太深,若想着迷,先學知識。對一樣東西着迷還要遵從“三多一不”法則,多學、多看、多問、不買!若無十足把握,必不出手,沒把握出手想撿漏?抱歉,您沒活在那個年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