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CBA重啓,正式拉開後半程賽季的大幕,其中最受關注的一場比賽自然是“京遼大戰”,最終兩支球隊也是沒辜負大家的期望,上演一場高質量……

單純從“京遼大戰”的比賽觀賞角度來看,打得確實精彩。

作爲昨晚的焦點之戰,北京隊和遼寧隊都想擊敗對手來贏得“開門紅”。

最終結果是北京隊牢牢掌控住比賽局勢,而遼寧隊則成爲失利一方。

贏球的北京隊打出氣勢,藉此打出自信心。

遼寧隊則不同,不僅輸掉首戰,而且立馬作出啓用外援的調整。

照目前僅有的參考數據情況來看,兩支球隊展現出不同方向的發展趨勢。

全場比賽北京隊早早掌控領先局面,而遼寧隊一直處在追趕者的角色。

北京隊一直保持領先的節奏,首節過後淨勝11分,次節又淨勝5分,下半場第三節又淨勝1分。

三節過後的遼寧隊處於17分的巨大劣勢,聯想到“末節之王”的畫面覺得還有逆轉可能。

第四節遼寧隊淨勝8分,同樣核心郭艾倫也有着出色的表現。

可比賽就像是北京隊全隊在打,而遼寧隊貌似只有個別球員打得還行。

遼寧隊打得極其“難受”,有種被逼得透不過氣的感覺。

反觀北京隊這邊,從林書豪和球隊的磨合中看到進步,有着行雲流水般的進攻。

試想當以防守著稱的北京隊會得分時會如何?

同樣遼寧隊只有個別球員能得分,這支球隊還會贏球嗎?

本來比較接近的兩支球隊,同臺競技一對比就看出其中差距。

除全場比分上的差距之外,北京隊贏得遼寧隊可不止個別幾個點。

最終比分僅有9分分差看似不大,但三大主要數據項都是北京隊佔優。

北京隊這邊33投12中,有36%的三分球命中率,而遼寧隊僅有20投4中,命中率和數量都差着一大截。

再有籃板球都是北京隊更多,而助攻數則以19比11比多出遼寧隊8個。

有個經過五人七次傳導球的全隊配合,北京隊讓人看到不一樣的衝冠球隊面貌。

還有蓋帽數北京隊以3比0優於遼寧隊,看得出前者的防守實力有多強。

北京隊有多達六名球員得分上雙,而遼寧隊只有三人,箇中化學反應差距可見一斑。

兩隊在數據方面也是展現出不同的實力水平,看上去北京隊也是要比遼寧隊更強的。

僅有一場比賽雖不能完全說明,但特殊時期下的每一場比賽都顯得尤爲關鍵。

此役過後的北京隊,林書豪和全隊配合的感覺會更好一些。

說到底面對遼寧隊採用“全華班”的陣容,對手實力是不強,也不太弱的。

北京隊在堅持本來的強悍防守基礎上,還能打出高質量的進攻。

最起碼能發現北京隊的進攻是在進步的,特別是林書豪帶隊的狀態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全場比賽林書豪“只”得到13分7籃板6助攻,外加2搶斷的數據。

其中他只出手13次,5次二分球和8次三分球就會,相對來講是非常少的。

儘管命中率不高,但能盤活全隊,幫助球隊贏球,這就是他融入球隊的最好信號。

一場比賽不僅拿下勝利,還看到關鍵球員的狀態進步,十足的“開門紅”。

遼寧隊採用“全華班”輸球后,球隊立即啓用新外援調整,本場比賽算是“小試牛刀”。

能看出全隊沒了往日“末節之王”的風采,其實也挺正常的。

昔日小外援哈德森的配合,才能讓遼寧隊有外線火力的穩定支撐。

現如今要靠着本土球員去贏球,不能只靠曾經的稱號去打。

只集中在國字號兩位後衛,以及內線的韓德君這幾位球員。

遼寧隊場上大部分時間都是他們這幾位在負責進攻,但依靠的程度是有限的。

主要還是能得分的球員太少,纔有後面的啓用新外援舉措。

藉着“京遼大戰”的贏球勢頭,北京隊看到一個好的信號。

充分發揮雙外援的優勢,能看到林書豪以小外援身份,在帶動全隊上的出色表現。

還有一點是球隊非常期待的,那就是助理教練注入的新體系特點。

賽後這位助教把勝利歸功於全隊,但他的改變也是有目共睹。

或許從現有球隊格局來看,北京隊正在接近找到使用小外援林書豪的方法。

從本賽季前簽下林書豪的目標,到特殊時期下擁有雙外援優勢後的憧憬。

最後到現在看到雙外援帶隊的效果,球隊是有理由去憧憬CBA總冠軍的。

快速啓用新外援,遼寧隊的這波運作多少有些意外,但也是有理有據的。

一方面跟球隊輸球有關,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嘗試一下“全華班”而已。

要知道賽前其實遼寧隊新外援早已跟隊前往,啓用只是時間問題。

忽略“末節之王”時的小外援作用,纔有現在不尷不尬的局面。

好在遼寧隊新外援過去幾個賽季的職業聯賽表現還不錯,再加上新環境也是一種新的嘗試。

前面只是從積極層面去考慮新外援的加入,將來要能產生化學反應纔有效。

不過也有一種比較不願意看到的場景,那就是遼寧隊會出現又一個“史蒂芬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