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技術正面臨巨大變革與機遇。互聯網的發展可劃分爲3個階段:第一代科研型互聯網、第二代消費型互聯網和第三代生產型互聯網。其大致可以劃分爲“3個20年”:第一個“20年”主要應用在大學、科研機構;第二個“20年”由消費互聯網主導;第三個“20年”,我稱之爲未來網絡階段,開始與實體經濟融合,最重要的領域是工業、製造業。所以,工業互聯網、能源互聯網、車聯網都是下一步要重點發展的領域。

未來網絡在業務形態和業務需求上都將發生巨大變化,“盡力而爲”的傳統網絡架構難以滿足工業互聯網等對差異性服務保障、確定性帶寬和時延的需求。我們現在的互聯網就像一條馬路,沒有針對特定業務的專用通道。但是工業、實體經濟、車聯網等對網絡的需求卻千差萬別,所以就需要定製化的、確定性的網絡指標,將“馬路”逐步升級改造,否則互聯網的“下半場”發展將受到制約。未來網絡需要具備高度確定性。一方面,確定性網絡是未來網絡體系架構中支撐業務確定性可控需求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確定性網絡是實現空、天、地一體化組網,實現空間網絡切片、路徑、帶寬、時延控制,支撐全時空、萬物互聯、泛在接入的關鍵突破技術,是解決現有IP網絡服務質量無保障問題的核心所在。

網絡資源和服務資源的融合和雲化是一個大趨勢。伴隨着企業上雲的浪潮,網絡逐漸走向服務化,雲和網絡需要越來越緊密的協同。5G與SD-WAN未來將相互融合,相輔相成,雲網協同。在邊緣使用5G切片爲不同業務提供獨特的服務,通過雲化5G網絡實現SD-WAN的高靈活性,爲邊緣設備帶來更多樣的網絡聯接和功能服務。

未來網絡的核心是在現有網絡架構基礎上建設智能的網絡高速公路,要儘可能實現智能化、柔性化與可定製。隨着網絡規模擴大,以及計算、存儲、路由等網絡資源的開放,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神經網絡、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實現網絡由“傻瓜型”向“智能型”轉變是另一個產業趨勢。未來網絡與人工智能將成爲未來時代發展的雙引擎,進一步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變革,併成爲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

5G將成爲未來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成爲構建未來智慧社會的核心基礎。5G網絡和互聯網有一個共同特點——現在都從消費領域進入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階段,轉變爲以確定性的服務質量、差異化的服務,滿足各行各業不同的需求,比如防控系統、遠程醫療、機器人、工業製造等諸多領域。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襲擊了神州大地。在中國政府的領導下,全國人民上下一心,衆志成城,取得了抗擊疫情的巨大勝利。在抗擊疫情過程中,5G直播、5G無人車、5G遠程會診、5G視頻會議、5G遠程辦公、5G遠程教育等應用,在這個特殊時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疫情的發生也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越來越多線上應用場景的出現需要更加強大的網絡支持。

2020年3月,國家提出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概念應運而生,其主要包含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5G作爲移動通信領域的重大變革,是“新基建”的領銜領域,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不管是從未來將要承接的產業規模,還是對新興產業所起的技術支撐作用來看,5G都是最值得期待的。

5G確定性網絡和未來網絡的達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國亟需推動建立自主先進的5G確定性網絡項目,吸引大量優秀的網絡人才共同研究、開發,搶佔並穩固我國在國際互聯網技術領域的重要地位,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5G確定性網絡產業聯盟的成立爲此開了一個好頭。希望產業各界積極合作,開放共贏,共同推動2030未來網絡的建設和發展。

END

作者:中國工程院院士

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主任

劉韻潔

責編/版式:王禹蓉

校對/審覈:申晴

監製:劉啓誠

我就知道你“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