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鲍毓明吗?

一位任职上市公司法务官、“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声称具有美国联邦法院出庭律师资格的养父,居然被曝出涉嫌性侵自己的养女长达三年!

在这对别人来说可能只是短短的三年,却是可能不止一位的未成年无辜少女绝望无助、屡次自杀、几次报警又被推诿撤案的无边噩梦。

事件至今没有下文,实在令人作呕、悲愤却又无可奈何。

这样的恶性事件防不胜防,离我们也并不遥远,我们作为普通家长,也不可能24小时盯着孩子。

但是,有一件事情其实已经迫在眉睫,每一个家庭都应该重视起来了——性别教育

今天给大家带来这套《宝贝,别害怕!》,用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也帮家长解决不好意思开口和孩子讲性别的问题,建议每个家庭都给孩子备上一套。

全套7册,讲述了7个蕴含着性教育、自我保护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和孩子应该学会的自我保护方法。

1、我从哪里来?2、我是男孩,她是女孩3、我会勇敢说“不”4、别碰!这是我的隐私5、快走,远离这些危险6、我不会保守坏人的秘密7、爸爸妈妈永远爱我

书中主要以“普及、提高女童防范意识”为宗旨,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无论是男孩、女孩,都推荐家长能陪伴孩子一起读。

我们这次和出版社合作,为大家争取到了89元/套的粉丝价,各位有需要的爸妈,可以尽快为孩子入手一套,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监护的缺失,防范意识差,缺乏自我保护常识使太多的孩子不知道潜在的性侵危险,性安全教育的缺失,也让孩子们遭遇侵害时不知如何应对。

在这套书就是通过孩子生活的场景,让小朋友明白哪些行为是伤害性的

很多小朋友对自己从哪里来都很好奇,在《宝贝,别害怕》中,通过生日会的方式,告诉小朋友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么变化的。

在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的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孩子对这一问题的过度探索导致的性早熟,了解自己的身体相关的知识,更好的保护自己。

因为很多时候,受到伤害的孩子,他们不喊不叫不敢反抗,有可能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受到了伤害。这就需要家长平时告诉孩子哪些身体部位是隐私部位,别人不能碰。

此外,家长也要尊重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所有权

不要自己去随意在熟悉的人面前,去“展示”孩子的隐私部位,让孩子逐渐产生这样自我保护的意识。

频频被爆出的儿童性侵害事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性教育的缺失。但当这些伤害发生之后,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走出阴影,也很非常重要。

告诉孩子受到伤害之后一定要及时告诉家人,家长们也一定要告诉孩子这不是他的错,要给予孩子行动以及心理上的支持。

对于“坏人”,也要及时报警处理,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

据美国国家失踪及受虐儿童机构(NCMEC)统计:美国有1/5的女孩和1/10的男孩在18岁以前遭受过性侵犯。当妈的不想听到这些,但这都是真的!

这个数字为什么这么高?

很大的原因是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或忙于工作,认为孩子那么小,不会遭受性方面的骚扰,周围环境也比较熟悉,所以没有提防,更没有对孩子进行任何防止性侵犯方面的教育。

事实上,儿童遭遇性侵犯的几率并不比碰到交通事故低,所以性安全教育与交通安全教育同样重要!

不把孩子交给除家人以外的成人照看,对照看孩子的人也要多加防范和了解。

无论多忙,都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异常反应:变得胆小、爱哭,忽然不喜欢上学,忽然害怕和父母亲热等等。妈妈在洗澡时要不露声色地检查孩子的下身、内衣裤。

幼童是非常容易被性侵的一个群体,性教育也应从2岁时做起。不要担心他们听不懂,2岁左右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黄金年龄,他们能明白并且记住的东西远超过家长的想象。

而且防性侵教育是持续性的,就像你不会只讲一遍交通安全须知,你会反复讲很多次,还要不时考考他们。

父母可以和陪孩子一起去进行《快走,远离这些危险》这册书中的游戏环节,根据孩子的反应,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教导。

比如:玩具、美食的诱惑。

面对陌生人提出的各种帮忙理由,都要全部拒绝,提高警惕。

告诉孩子平时有哪些地方,即使好奇心再重,也是不能去的,而且要远离。

关于孩子的性教育,是一件宜早不宜迟的事。正如临床心理咨询师柏燕谊对《宝贝,别害怕!》推荐语:

“性是非常重要的成长任务,对孩子的性教育则更应该在恰当的年龄以更恰当的方式进行,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父母就是将这份幸运送给孩子的来源,而这也恰恰就是对孩子的保护与尊重。”

除了潜在的“陌生”隐患,也得警惕身边所谓的“熟人”,毕竟,人性很多时候都是经不起太多推敲。

不少恶性儿童侵害事件,都是“熟人”,我们从小教育孩子要警惕陌生人,却很少提醒孩子防备熟悉的人,如果对熟人都放心,可能就将孩子置于危险之中

数据来源:2019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

比如:学校,甚至父母的朋友,都有隐患的存在。

去年发生在上海的新城控股董事长猥亵9岁女童案,虽然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但也是响亮的警钟。

作为家长,永远需要提前思考,除了对孩子要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外,也要让孩子明白,任何时候,自己感觉到不舒服都可以说不,包括对父母的亲吻和拥抱说“不”。

一定要告诉女孩,不管是谁,裙子不能被掀起,同时也要告诉男孩,不能去掀女孩的裙子。

鼓励孩子对于长辈们举高高、捏脸、抱抱这些行为不喜欢时,一定要坚决说“不”

同时,也需要规范孩子,和小伙伴玩闹时,哪些行为是不礼貌甚至会对对方带来不适。

除了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宝贝,别害怕》中一共7个主题,每本书的后面都会有一个附录,是关于本书内容的延伸和解读,更好的帮助家长如何去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和引导。

儿童安全十大法则↓

哪些情形,孩子一定要拒绝↓

1、《我从哪里来》

让孩子明白生命的开始,他们是怎么来的。

对于这个话题,家长不要不好意思,直白地讲给孩子听,哪怕只有3岁,他们也已经具备了接受性知识的能力,只要我们的方法得当,了解生命的诞生,对他们来讲,意义非凡!

2、《我是男孩 她是女孩》

为孩子做好性别教育。

给孩子性别教育,就是给他们的人生构筑一道防线。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的研究发现:每10个孩子中,就有1个孩子被成年人随意看过或者触摸过器官。

家庭隐性侵害,会破坏孩子的身体界限,更会影响孩子性心理的正常发展轨迹。从小建立孩子的性别意识,也是给我们做父母的提个醒,谨防家庭内部的隐形伤害。

3、《我会勇敢说“不”》

赋予孩子说“不”的权力!

赋予孩子说话的权利,不仅能使孩子表达自己所想,也是老师和家长教育孩子,与孩子交流的好机会。

4、《别碰!这是我的隐私》

帮助孩子建立身体底线!

父母首先要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知道各部位的名称,包括哪些部位是重要的、隐私的,不能随意看和碰触。

孩子性安全知识的缺乏是造成孩子受到侵害的主要原因。而教孩子拥有性安全意识其实很简单就一句话:平时衣服裤衩盖住的地方是不能给别人看,也不能给别人摸的。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图画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的方式。

5、《快走,远离这些危险》

帮助孩子树立危机意识,辨清危险信号,学会自我保护意识。各位爸爸妈妈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几句的提醒。

比如:在给孩子洗澡时告诉他们:“现在妈妈/爸爸可以看你的身体,抚摸你的身体,是因为我们是你亲近的人,并且是为了给你清洗身体;但除此之外,无论是谁,哪怕是亲戚,首先要经过我们的同意并且你自己愿意,才可以触碰你。”

6、《我不会保守坏人的秘密》

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大量真实发生的儿童性侵案中,孩子没有选择告诉家长的一个很普遍的原因是受到了威胁。

例如:你要是敢告诉爸爸妈妈,我就杀了你/杀了你的爸爸妈妈。

所以家长一定要与孩子强调:“不可以为坏人保守秘密。面对坏人可以说谎,并且不要相信坏人的话。爸爸妈妈一定会保护好你的。只要我们告诉了警察叔叔,所有坏人都会被抓起来!”

7、《爸爸妈妈永远爱我》

家,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每个孩子都有一种掩盖错误的意识。当他们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后,都会选择沉默或者说谎来避免家长知道这件事。

当孩子遭遇性侵后,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被性侵了,但有一种意识是:这好像不是一件好事,不能被爸妈知道。他们可能会生气会打我。

所以,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如果别人摸了你的隐私部位,不要害怕,这不是你的错。回家一定和爸妈说,爸妈是不会打你不会骂你的。你是爸妈的宝贝,爸妈会用尽全力去保护你。”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关于性别教育的进行,真的需要越早越好。

希望这套书,能让更多的孩子分辨什么是安全接触,什么是不安全接触,在探索世界的同时,也能拥抱一个美好的童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