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哪2個小失誤導致大問題?1個不能統一天下,1個不能還於舊都。相信這個問題撒出去,有無數個版本來回答。我只說我的看法,我認爲,第一個是關羽失荊州相關,第二個是馬謖失街亭相關。爲什麼說是相關?因爲丟荊州和失街亭都只是表象,由一連串小事組成的,背後的東西纔是最重要的。一句話,荊州不該丟,街亭不該失,這兩個地方的丟失,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其所產生的嚴重後果都是致命性的。荊州的丟失,使劉備統一天下的夢想成了泡影。街亭的丟失,讓諸葛亮還於舊都的藍圖淪爲空談。

我曾經說過西方混沌學裏的“蝴蝶效應”。就是一件事物對初始敏感性的依賴,會伴隨整個事件的全過程,併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和放大效應,輸入端微小的差別會無限放大到輸入端。一句話總結,就是細節決定成敗。一件事剛開始的時候是混沌的,並不明朗,等清晰的時候就晚了。就說丟荊州吧,大家看到的是關羽打仗怎麼從勝利到失敗的過程,僅僅停留在關羽的戰術層面,對失敗的前期原因和失敗的後期影響想的不多。失街亭也是,大家看到的就是馬謖不會打仗,還看到什麼了?一般人也不一定深想。我現在對這兩個事件試着分別進行剖析。

先說關羽丟荊州,一般人的思維是誰丟的誰負責,街亭也是,馬謖不就被宰了嗎?關羽被俘殺了,不存在負責了。但這本身就是問題之一,古代除非是一把手犯錯,其他人犯錯很危險,不是被殺就是被罰。曹操犯了戒把他的馬殺了,把頭髮割了就完事了。諸葛亮犯了錯自己給自己降了職也就讓大家心悅誠服,很難得了。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下次專門談。就關羽丟荊州有三點原因:一是上層重視不夠,蜀漢聯盟忽略了;二是關羽本身驕傲輕敵;三是劉封不救關羽。我認爲第三條是最致命的。是來自最關鍵的背叛。

爲什麼劉封不救關羽是致命性的?因爲如果劉封救關羽,關羽就不會死。劉封有能力救關羽,即使不能幫關羽挽回敗局,奪回荊州,讓關羽平安脫險這沒一點問題。關羽不死,張飛就不會鬱悶喝酒然後鞭打士卒,讓士卒殺死。關羽不死,孟達就不會背叛蜀漢,劉封就不會被處死。注意沒有,這就又丟失三員戰將,外加一個上庸三郡。這還不是最壞的,到此問題還往更壞處發展。關羽不死,劉備伐吳也是一定要伐的,但不會那麼伐。而且即使伐也是勝算大。關羽不死,伐的時候趙雲就不會反對。這樣的話,再伐吳,有劉封、關羽、張飛、趙雲跟着,東吳根本就不是對手。

再說馬謖失街亭,原因說是馬謖上了山,沒有水源,被圍困喝不上水才導致的失敗。反問一句,馬謖不上山就會好麼?肯定也是失敗。爲什麼呢?曹魏張郃身經百戰,街亭又是志在必得,而守街亭主將馬謖又從未單獨帶過兵打過仗,帶過兵打過仗的王平又是副將。古代兩軍對陣,都是先將對將,單挑馬謖能打過張郃嗎?偷襲又不可能,人家明知道你在街亭守着。只剩一種可能,那就是上來就幹,兵將一起出,我說實話還是會輸,爲啥?因爲張郃帶來的是最精銳的輕騎兵,而且後邊還有源源不斷的兵源,蜀漢整體都是步兵多。冷兵器時代,騎兵對步兵就是屠殺。

這樣說,馬謖怎麼的都是輸了嗎?是的,馬謖守街亭上山不上山都是必敗無疑。有人說,那馬謖完全可以在山下扎硬寨,其實就是阻擊,深壕高牆。可行不可行先不說,問題是馬謖爲什麼沒那樣做?還是他沒有實戰經驗,舉止失措。街亭丟失,諸葛亮喫到肚裏的隴右三郡不得不吐出來。如果得到隴右三郡,雍涼二州就可順勢拿下。拿下雍涼二州,長安指日可待。拿下長安,蜀漢光糧倉就擁有三個,漢中、關中、四川盆地。雍涼二州出戰馬,民風彪悍。這與秦朝興起時的情況是一樣的,比劉邦與項羽對抗時的情況還要好。這種情況下,統一天下只是時間早晚。

總結一下,關羽丟荊州,也沒啥,丟了再奪回來嗎,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關羽不死一切都不是問題。關羽之死帶來的後遺症纔是最大的問題。這一切都與劉封不救關羽有直接關係。也許劉封僅僅只是意氣用事,也許劉封沒有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就這麼一件小事能影響那麼大?馬謖失街亭也是,按諸葛亮的想法,馬謖就是扎硬寨、打呆仗也不至於那麼快就丟了街亨。所以,丟街亭,諸葛亮難辭其咎。這兩件事我是這麼看的,不知大家都怎麼看的?歡迎評論區留言,也歡迎大家點讚美注。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