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8歲小女孩因“一雙大眼睛”,被中國人記住,由國家全力培養。

大部分家長都有一個共識“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這句話的正確性暫且放一邊,單說女孩子在物質上充裕,會讓其從小開闊視野,精神思想上更加豐富,從而能獨立自主、見多識廣、高雅睿智,成年之後才能更加理性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誘惑。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很多家庭都沒有辦法給自己的女兒富裕的物質生活條件,甚至連喫飯穿衣上學都成問題。

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就有這樣一位小女孩,父母靠打魚、養蠶、養豬和種田、種板栗爲生,一家人過着辛勞拮据、簡樸的鄉村生活。

和同齡女孩一樣,7歲的時候開始上一年級,每學期100多元的學費成爲了家中難以負擔的開銷。這位小女孩名叫蘇明娟,她無法選擇出生,但她的命運自己親手進行了改寫。

蘇明娟是幸運的,因爲她在1991時遇到了解海龍。他用手中的攝影機,記錄下了很多美好的瞬間。這其中就包括一張《大眼睛》的照片,大眼睛的主人就是蘇明娟,當時她才8歲。

在張灣小學讀書的蘇明娟長着一對令人羨慕的大眼睛,解海龍拍攝的時候,蘇明娟手握鉛筆頭、兩隻直視前方對求知充滿渴望的大眼睛炯炯有神。

爲此,解海龍將照片題爲“我要讀書”,一經發表,反響十分強烈。這張照片很快被國內各大報紙雜誌爭相轉載,成爲中國希望工程的宣傳標誌。與此同時,蘇明娟也隨之成爲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大眼睛女孩”被中國人深深記住

蘇明娟天真可愛的形象,加上對知識的渴求,那雙令人難忘的大眼睛讓幾乎所有中國人記住了她,《大眼睛》這張照片還被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用作希望工程的標誌。

記憶深處的大眼睛女孩,依然是那麼清澈,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女孩的名字,所以說蘇明娟是幸運的。她得到了一次讓全中國人認識自己的機會,也因此獲得了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1997年,14歲的蘇明娟就成爲了人民大會堂裏的與會代表,這一年齡可謂刷新了記錄。2007年6月23日,她又成爲了北京奧運會安徽賽會志願者招募形象大使。這個曾經的小女孩,正逐步用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記住她。

蘇明娟獲得了由國家全力培養的機會

2002年,蘇明娟考入安徽大學金融管理系,終於實現了從小“我要上大學”的夢想。

這個從小就渴望知識的農村女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可以,能行。從農村到大城市,這樣的改變十分徹底。

有如此優秀的學生,國家不會忘記。她的學費全部由國家負責,就此告別了被資助的時光。這個女孩天性善良,自己的學習有了保障之後,她並沒有開始享受來之不易的時光,而是開始感恩。

大一的時候,蘇明娟開始勤工儉學來解決自己的生活費,不僅當過售樓員,還曾在北京摩托羅拉總部的人力部和財務部實習工作過。此外,她還是學生會組織部部長。

最令人感動的是,蘇明娟在暑假期間,就主動組織同學到金寨縣另一個貧困村做義務支教工作。這樣的孩子,永遠把感恩藏在心底,用最樸實無華的行動去兌現“感恩”二字。

自己獲得了國家的全力培養,那必將用所學知識去回報祖國,從自己的家鄉開始,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蘇明娟一直堅持捐款,給更多的孩子送去希望

大學畢業之後,這個曾經的大眼睛女孩到了銀行工作,成爲了一名白領。但她把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資全部捐獻給了希望小學。

從此以後,每年都會定期捐款,這一舉動從未停止過。因爲自己的知名度,很多公益活動都有蘇明娟的身影。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呼籲社會有識之士參與扶貧濟困,幫助弱勢羣體。

就在2018年6月12日,蘇明娟來到安徽省青基會、安徽省希望工程辦公室,辦理了設立以蘇明娟本人名字命名“蘇明娟助學基金”的相關事宜,並拿出3萬元家庭積蓄作爲助學基金的啓動資金。

被資助的對象,變成了資助別人的天使,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也是國家全力培養之後的結果,大快人心。

小結

多年以後,蘇明娟再也不是那個怯生生的孩子了,令中國人記住她的不再是那雙大眼睛,而是她身上散發出來的更多的優良品質。

她“淳樸、低調、不張揚”。她用那雙晶瑩剔透的大眼睛看到了人間的真善美,並且致力於把這種美德繼續傳承下去,她的美不僅僅是那雙眼睛,而是她的心。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