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字典里面有两个字,叫:合群!

在鼓吹精英效益和人脉社会的今天,合群是一个正常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如果你不合群,在普罗大众的眼中,你就是个异类!

但合群,有那么重要吗?

想要解决“合群”这个问题,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识自己,是群非党

01

现实生活中有个很普遍的现象,往往一群人在讨论中,会有一个寡言少语的人。这个人,要么是天生内向不擅长社交,要么就是其他人根本不值得他多说一句话。

想说话,但不知道如何插入,这是不擅长。

压根不想说话的人,他只是不合群而已。

为什么不合群?

因为他压根就不想融入这个“群体”!

这个不合群的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他清楚的知道要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什么地方什么人身上。

他不会为了所谓的“合群”来改变自己的思维从而使自己获得同伴的认同,在他看来,在座诸位都是“非我同道中人”而已。

不合群,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孤僻,不擅长社交

02

“群”和“党”有和区别?

在生活中会有很多小团体,尤其是职场上更为明显。这些人,他们没有什么共同的兴趣爱好,来自不同的阶级家庭,甚至没有真正的思想契合,但却往往相处的非常好。

原因就是:共同的利益!

丘吉尔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为了利益,他们走到了一起,从而形成团体紧紧抱在一起,让外界难以插入。

你很难融入他们,这不叫“不合群”!

因为,他们叫结党,并非成群。

《乌合之众》中有一句话,叫做“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会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判定是非的标准自然不一样。真正的群体,是因为你们有着共同的语言信仰精神从而链接在一起。

这样的群体,只要你本身拥有这样的品质与内涵,你们就像两块异性相吸的磁铁,会不自主的紧紧粘合在一起,不需你费心费力!

是故: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

第二阶段: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一个朋友小A在商场工作,她周围的同事非富即贵,家中资产雄厚,每个月开车的油钱与保养费,甚至超过工资。

这样的情况在北上广尤其常见,你问他们为什么来上班?女孩子来上班,图的是有固定工作,在嫁人之前这是一个很优秀的条件,结婚生子后多半踏入富太的阵营。男孩子来上班,多半是为了历练一下自己,不让自己闲着被骂作“啃老”。

与这些人成为同事,让兢兢业业赚钱养家的小A开始怀疑人生。

这些年轻有钱没有压力的女孩子们每天上班就像比美一样,他们讨论的品牌都是小A没听过的。小A插不上嘴,久而久之就被人称为“不合群”!

小A为了融入她们,拼命补习奢侈品的信息。什么牌子的包包出新款了,哪个牌子的首饰即小众又昂贵,她留心这些人穿的用的,久而久之在他人讨论的时候可以插上一两句了。

可“合群”的时间似乎很短暂,大家还是不带她一起玩?她问我为什么?甚至她还发现,有个新来的同事,对这些奢侈品信息一点都不懂,可那个人却融入的很快。

原因就是:你知道这些信息又如何?你又买不起!新来的人不懂没问题,她想买就买!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有些时候,信息不等于知识。掌握信息很简单,但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就如小A,她喜欢奢侈品吗?她觉得过度的消费是正常的吗?一开始的时候,她会坚定的说不!但是在那个圈子呆的时间久了,她开始有所动摇。

心理学上讲的【羊群效应】:在一个集体里呆的时间久了,惯于从众,就会逐渐上是自己的判断,沦为集体意志的努力。

融不进去的圈子,那必然是不属于你的圈子,换一个圈子就好了!

第三阶段: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道德经】第四章中提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意思是说:智者不胡言乱语,多言多语者无智慧。闭上纷争嘴,关起贪欲门,磨掉锋芒,化解纷争。在天与日月同光,在地与泥土同尘,这就是玄同。

不合群的人,大多孤傲。他太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他会站在高于自己的境界去看自己,看待这个世界。

所以,他的话语从来不多。

他对群体的概念只有两种,一种是真的合群,那是属于他的群体。第二种便是他不想融入却在现实生活中无法避免的群体,这种群体他奉行的交往策略便是和光同尘。

我与你相交,不代表我喜欢你认同你,而是我是处在社会这个集体当中,必须要与你交往。

我与你相交,并非图你能给我带来什么利益,而是真正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和光同尘掩盖着真实的本我,而本我,才是真正的自我,真正由独立思考能力的灵魂!

合群的人,请不要轻易给别人贴上“不合群”的标签,人家的“群”你没有你罢了!

不合群的人,你要清楚的知道“不合群”并非是缺陷,而是你自己的选择。

本文向逆行中“不合群”坚持本我的勇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