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去年下半年電影市場上的一部驚喜之作,充滿反轉的情節,緊張的敘事節奏,再配上演員出彩的表現,很久沒有看到這樣一部酣暢淋漓,又讓人時刻保持緊張的國產犯罪電影。

《誤殺》的劇本是改編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雖說是改編的,但是個人覺得《誤殺》劇本內容以及情節發展速度更勝一籌。整部電影完成度極高,演員演技精湛,不僅呈現了高智商的犯罪,更展現了淋漓盡致的親情,同時也揭示了階級對抗,濫用職權的現象,在刺激的同時,也引發了社會的深層思考。

作爲逃難來到泰國,未受過文化教育的李維傑來說,看電影就是他學習的途徑,他的聰明才智依靠高智商電影來磨,一邊是看過一千部電影的李維傑,一邊是破解過一千個案子的拉韞,所以這個故事,就是這兩位愛子心切的人的對決。

這部電影運用了蒙太奇的電影剪輯手法,通過對多個事件的剪接拼湊,將這部電影的所有情節連成一條鏈,層層推進,讓整部電影無尿點,同時,電影中"羊"也串起了所有片段,也間接給觀衆提供了犯罪線索。

當你看過一千部以上的電影,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離奇的事情。《誤殺》裏李維傑的脫罪方式就是利用了蒙太奇的手法,但是高就高在他不是在剪輯電影,而是在剪輯證據、證人,然後讓警方看到他想表達的意思。

李維傑的女兒平平,被男同學素察利用不雅視頻騷擾後,不小心將素察誤殺,李維傑的妻子阿玉和女兒平平將素察的屍體放進家附近的一處新墳中,因爲素察是拉韞拉韞的兒子,若報警處理,必將遭到強烈報復。

李維傑從外地回家知道故事經過後,開始憑藉自己閱片無數的電影經驗,處理素察的車,爲自己製造不在場證明,躲過警察的層層盤問,同樣有非常強大經驗的拉韞,在意識到兒子素察失蹤後,很快查探到這一切和李維傑一家有關。

李維傑的證據鏈太完整,無法治罪,唯一的證據,是素察的同學提供的兒子猥褻李維傑女兒平平的視頻,這是李維傑一家的作案動機,在面臨丈夫大選、兒子污點兩層限制因素下,拉韞仍然選擇了自身作爲母親對於兒子的庇護,縱容嚴刑拷打來逼供。

在暴力下,李維傑家的小女兒安安招供,監察局長便不顧民憤,決定強硬地掘墳開棺,然而,素察的屍體早已經被轉移,在證據不足以及強烈民憤下,拉韞和她要參加大選的丈夫聲譽敗壞,一敗塗地。

李維傑雖說勝利了,但當他看到棺材蓋子上的血紅色的手抓痕他卻意識到,原來素察並沒有死,是他的導致一個鮮活的生命被悶死在了地底的棺材中,而拉韞這個破案入神的警長也因爲棺材中沒有出現兒子的屍體早已精神崩潰,她像那隻視力不太好的羊一樣,並沒有發現棺材中出現的血手印。

這部電影中除了蒙太奇的手法,還有運用比較好的隱喻手法,影片的主題體現在弱勢的父親爲了保護自己的女兒家人奮起反抗不公執法者,在這部電影中,羊這個動物出現了很多次,完美闡述了電影的主題,以及主人公內心的變化。

用羊來進行穿插,活着的羊看見了犯罪經過;羊被警察桑坤誤殺;死掉的羊被埋進棺材;最後在寺廟看見羊彷彿獲得了重生;本來故事主題沒有任何和羊相關的東西,卻被羊貫穿起來,覺得莫名的合適。

羊最後一次出現在電影中並不是實體,而是在最後的採訪中,有一個民衆說"羊只要能好好地喫草,纔不會管是誰在薅他們身上的毛呢",這一句話中的羊,說的就是生活中的普通老百姓,每天爲了生活勞碌,有口飯喫,就不會對有權勢的人的剝削產生反抗情緒。

最後的這句話也是給觀衆留下了一個問題,李維傑的這次反抗到底給身邊的人帶來了怎麼樣的影響,李維傑的這次反抗是典型的地城人民對權力的反抗,但是最後的採訪中可以看出周圍的人並沒有被李維傑所影響,依舊過着被薅羊毛的生活。

這隻羊就像是導演給觀衆的提示,讓觀衆能夠更加清楚明白的看清這部作品想要表達的主題和意義。

表面上的劇情是誤殺——隱瞞——醒悟——自首,可諷刺的是,因爲他的自首,身邊相信他們一家的朋友都對他失去了信任,在監獄裏的他和在監獄外的家人收到了威脅,倘若他沒有和拉韞一家坦白,那他就是大贏家,但他因爲人性的光輝輸的徹徹底底的。

最後電影的開頭和結尾還有個前後呼應的地方

在開頭部分,李維傑向頌恩說了一個自己編的越獄故事,他的好兄弟黃毛扮成是監獄屍體搬運工,把他藏在棺材裏偷運出去,而當他隨着棺材下葬之後,看到了棺材裏躺着的竟原本是約好要把自己救出去的黃毛,此時人已死,意味着他也只能活活被悶死在棺材裏。

在結尾的時候,再次出現李維傑要越獄的畫面,也就對應了開頭他說的這個故事,從頌恩結尾時的表情裏推斷,是他把李維傑想要越獄的計劃告訴了拉韞,因爲他認爲李維傑不是好人,並且利用了自己的同情心,而拉韞因爲自己的兒子是悶死的,所以一定要李維傑以同樣方式陪葬。

李維傑最後的自首不僅讓他保護不了自己的家人,還讓自己也陷入了悲慘的結局中,反而是拉韞一家因此重新得勢。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