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晚上从夜市回家,突然想跑步,但是背着桌子又跑不起来。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快走。

于是,我决定绕一圈,再回家。

此时,早已过了下班高峰,好多人吃完饭出来散步。十字路口,红绿灯交替,车辆与行人看似互不相干,仔细观察,一方走过,另一方才能行驶顺畅。路只有一条,上路的车和人却可以有很多。

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闲心,一边快走,还一边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有那个闲心,想想怎么摆地摊吧。说来也怪,刚想到这里,眼前出现了一个道观,道观前人来人往,好生热闹。一开始,我还以为他们是在求签,实则不然,就是人多。再往前走一段路,才忽然大悟,原来这里有一家大型商场,好多人饭后无事,一来散步,二来随便转转,看看给生活点缀一番。

这里真是一个好地方,我又折返回去,观察一下道观周围的环境。道观前,有一片草坪,草坪前的人行道很宽, 不远处还有两个公交车站。

就这了,明天就来这里摆地摊。顿时眼前一亮,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第二天很早便杀将过去,占据一处风水宝地。那时人还很少,离开摊位到近处转转。来到道观前,一副“对联”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心里一遍又一遍默念,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

正当回味这无穷的智慧之时,一回头,看见一个人站在我的摊位前,四处张望。

心里一惊:糟糕,难道又遇上城管了?

赶忙跑出去。他问:这里允许摆地摊吗?

我的心在颤抖:不知道啊。

他说了声谢谢,转身走掉。

就问你,如果是你,你的心里慌不慌?难道这是便衣城管?还要回去找同伙一起来对付我?

天晓得,反正此时他没有赶我走,那我就再多赖一会儿。等他赶我的时候,再走也不迟。

天哪,不知道自己的脸皮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厚。

道观前,行人越来越多,不到半个小时卖了两块手表,心里美滋滋。如果按照这个频率,今天不是要发了?人群中又有一人向我走来,心想,生意又来了?

只见他直接在我旁边坐下,很客气的问道:生意怎么样?

我一看,他也背着小桌子,瞬间明白了一切,再仔细一看,他不就是刚才问我这里能不能摆地摊的那位。

“还可以。”我也礼貌性地回答。他摆好桌子,从袋子里拿出来好多生活用品,牙膏,水杯,鞋垫等等。“前些天,我也想到这里来摆,犹豫了好久,一直没敢来,这里太显眼,城管一眼就能看到。”

从他的言语中得知,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摊主。哪里城管又和摊主打架了,哪里租金又涨了,哪条街又不许摆地摊了。

我听得入神,他见我很感兴趣,又是一顿分享。此人姓赵,我们都叫他赵哥。哪里来的我们?就在我俩聊天的时候,旁边又多出两个摊位,他们看起来也是新手,听得全神贯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摊位增加到八个,十几个,二十几个。就这样,原本没有地摊的地方,几天功夫便形成一条地摊街。有卖水果的,有卖日杂的,有卖宠物的,还有测字的。没事的时候,几个人站到一起,聊聊新闻,谈谈生意,一片祥和的景象。

我们都是草根,长在这片大地,自然有很多共同语言。不同的是,我比他们多会一门语言。

有一天,一个老外驻足,他想买一条毛巾,用手势沟通了好久没有搞定。是时候出手了,摊主说:20块3条,一条10块,他想一次性卖给他三条。而老外只想买一条,经过协商,老外愿意花15块买两条毛巾。摊主一顿感谢,硬要请我吃雪糕,实在推迟不下,就吃了一根。这一幕把所有的摊主看傻了,原来我还可以和老外谈生意。

对于我来说,那是再简单不过的讨价还价的对话,可是在他们眼中,我的形象瞬间高大。后面再有老外过来询问,他们第一时间把我叫去。他们得知我的名字里有一个“山”字,就开始叫我山哥。刚开始真的不好意思,他们都比我大,怎能乱了辈分?后面叫着叫着也就习惯了,他们觉得这样叫挺有意思,既然能够给他们带来快乐,就当是娱乐,叫就叫吧。

未完待续...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