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2月,國軍華北剿總成立,蔣介石親自任命傅作義爲華北剿總司令,轄山西、河北、熱河、察哈爾、綏遠、北平、天津共五省二市軍隊,皆由傅作義指揮。

時年51歲的傅作義,達到了人生的頂峯,其統率五十多萬國軍正規部隊,成爲了名副其實的華北王。

實際上在這之前,傅作義壓根不會成爲華北剿總司令,而他的上位,除了自身的能力外,還有太多機遇。

其實華北剿總系統,前身是北平行轅,後來北平行轅主任李宗仁要競選副總統,因此這纔有了空缺。

但在李宗仁走後,傅作義也不是第一人選,而在蔣介石眼裏,最適合的人便是孫連仲將軍。

這孫連仲是西北軍出身,他雖然不是蔣介石的嫡系,但在馮玉祥失勢後,孫連仲將軍卻備受蔣介石重用,是爲數不多蔣介石重用的雜牌系將領。

而抗戰爆發後,孫連仲將軍先後多次對日作戰,尤其臺兒莊戰役,孫連仲將軍功不可沒,深受總指揮李宗仁重用。

此後孫連仲長期擔任李宗仁副手,坐鎮第五戰區,使得日寇過不了潼關,保障了關中一帶的安全。

因此在設立華北剿總的時候,實際上孫連仲是第一人選。但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情,卻讓蔣介石覺得,孫連仲不能擔任這個位置。

這便是在解放戰爭初期,孫連仲在和解放軍的作戰中連連失利,他的保定綏靖公署,戰績和傅作義的張垣綏靖公署根本沒法比。

而傅作義大同集寧之戰、張家口之戰,都使得蔣介石對他信賴有加,相反蔣介石卻稱孫連仲將軍“內戰外行”。

實際上這句話是相對於孫連仲將軍在抗戰時期優異的表現,蔣介石才這樣說的,畢竟抗戰時期的“孫鐵拳”在內戰中這般表現,蔣介石難免大失所望。

在這種情況下,孫連仲將軍也主動請辭,並且主動向蔣介石保舉傅作義出任華北剿總司令。

之後的孫連仲將軍,基本上成了閒人,後來追隨蔣介石去臺灣,蔣氏父子對其終生以禮待之,在1990年,孫連仲將軍病逝,享年97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