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部分的生鲜市场都具有人员结构复杂、物流覆盖广泛、客流量大,还有环境潮湿这些共同的特点,一旦有环境受到污染或者有疫情发生,可能会对污染产品的追踪、溯源以及暴露人员的管理都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1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表示,目前国家卫健委已要求各地市场落实实名登记和可疑物品的报告登记,同时落实好市场的消毒通风这些防护措施。

王斌指出,各个地方要加强以农贸市场为重点,发动商户对所有的摊位进行全面彻底的环境卫生清理和消毒,包括冷冻食品的一些摊位进行消毒,对市场里的公厕、水池、垃圾桶等一些基础设施进行清扫保洁,及时清运垃圾、清除卫生死角,对操作台面、下水道、运输车辆等,包括冷链车辆要严格实施消毒措施。

目前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各地农贸市场因人员较为聚集,且构成复杂,需列为重中之重。尤其其中货物来源、运输托运,以及环境消毒、通风、垃圾处理等等,都涉及卫生安全,显得至关重要,需要严格监管、严格把关。

各级各地若都能自觉规避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疫情风险,才不会重蹈其覆辙,才不会再有疫情“新发地。

01

农贸市场不该存在监管漏洞

这样的关键部位,必须检查是否存在监管方面的漏洞,比如非本地货物输入,必须加强溯源考查,搞好实名登记,遇有可疑物品,尤其做到第一时间报告登记,同时控制物品,遏制物品流入本地或外地市场,并问询相关运送人员。

其实,这些工作,本应达到常态化管理,即便没有新冠疫情,也该达到卫生健康方面的要求。

并且,这应是所有农贸市场高质量经营与发展的管理自觉,同时能够得到每一位入驻市场的业主的认同。

02

对入境货物的检疫,是当前首要任务

北京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新冠疫情突发,有人怀疑是“境外势力‘万里投毒’”。

老实说,作为我们老百姓来说,能有这样的警觉,是难能可贵的。即便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证据,也该有这方面的警惕。

只有葆有这样的警惕,我们才能加强对来自境外货物的检疫工作。如果确有农产品必须要进口,那么就更应该做好检疫工作。给出口国一个清白,给我们进口国一个明白,相互都安全、都放心,最大限度确保我们国内农贸市场的安全。

所以,在国内疫情防控取得目前效果的前提下,我们必须下大力度,搞好形势研判,杜绝我们能够想到的所有监管漏洞。

而从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疫情看,对入境货物的检疫,真的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首要任务,谁的不要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03

货物追溯机制,需跟进属地管理

笔者曾发文表达过相关观点,即,非常时期,须有非常手段。

眼下,严把货物的市场准入关,加强货物溯源考查,是从源头遏制新冠肺炎病毒入侵的重要举措。相关工作,应该从货物生产或出产的属地管理入手。

唯其如此,才能让市场货物符合卫生健康标准,让广大消费者、广大经营者放心。

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疫情突发,受害的不仅是进入该市场的消费者,同时更是入驻该市场的广大业主们。

大量的货物被销毁,给业主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可低估。我们不仅对这些货物疼惜,更对广大业主经营的不易,生活的不易疼惜。谁没有这种疼惜,谁就是没良心,没有同理心、同情心。

广大业主无异于在疫情管控的夹缝中谋生存。这种不易,应该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高度关注。如何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质量不被拉低,当是我们未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为业主一般难以完成所购货物的质量检验,那么,相关工作只有由货物产地所属辖区负责。有关部门对此应建立追责机制。□贾志勇

——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