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到一老友家小酌,無意在其電腦桌的角落裏看到一個遍佈灰塵,帶有Steam LOGO的包,打開一看,正是因爲種種原因多次與我擦肩而過的steam手柄。於是毫不猶豫的厚顏借回把玩,不料老友大手一揮"清倉時一折人肉帶來的,拿走吧,清別還,不好用"。於是一頓同和居的代價,我拿到了這款已經停產的Steam 手柄。

做爲一名從不玩主機的PC遊戲玩家,我卻對手柄着有異乎尋常的執念。主要是因爲部分遊戲原本針對手柄設計,PC鍵位設計不合理,導致遊戲操作體驗與流暢受到影響。其次相比鍵鼠外設必須正襟危坐在電腦前使用,手柄能夠讓你以更舒服的姿勢窩在沙發裏享受遊戲。雖然Steam 手柄由於銷量不佳已經停產,但其完全不同於X/P(Xbox/PS)手柄的設計理念,依舊值得與大家交流分享。

朋友嫌包裝佔地兒給扔了,到我這兒就一手柄包裝一手柄帶一接收器。但不得不說的是,這手柄支持有線無線雙模式連接,即便不安電池,插上根Micro USB線連電腦上,一樣能當有線手柄用,對於我這種不喜歡摳電池使用外置充電器充電的懶人來說,Steam手柄的這一設計也算是滿足了我懶的需求。

Steam手柄採用即插即用設計,如果手柄插入後有設備沒有識別,打開Steam平臺,一會就可以自動識別,手柄的功能設置也在Steam平臺上完成。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協議不同,Steam手柄連接電腦後,你並不會在Windows 控制面板中的"設置USB遊戲控制器"選項中,看到Steam手柄連接,這是正常現象,請不要驚慌。

個頭體積,Steam手柄的個頭,比PC玩家常用的Xbox one手柄還要大上一圈,小手的朋友直接放棄吧,就算你能按到搖桿和ABXY,也沒辦法在同一握姿下夠到兩塊觸控板,而這正是Steam手柄的精髓。

不同於X/P手柄的一方向鍵兩搖桿三功能鍵四肩鍵佈局,Steam手柄只有一個搖桿和和4個功能鍵,取代方向鍵和右搖桿的是兩塊巨大的圓型觸摸板。所謂的"取代"僅僅只是手柄佈局層面,實際使用中這兩塊觸控板板所表現出的強大功能,遠超傳統的方向鍵和右搖桿,這個後面我們會具體說到。

由於兩塊圓型觸控板的高操作優先級,Steam手柄的左搖桿和ABXY按鍵被流放到原屬於方向鍵和右搖桿的"偏遠地區"。做爲遊戲主操作按鍵,Steam手柄的這種設計對用戶遊戲操作造成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即便是我這種手掌長度達到19cm的玩家,由於操作習慣使然,遊戲時依然會出現大量的誤操作。

Steam手柄的三個功能按鍵,查看、LOGO、菜單等按鍵,功能與Xbox 系列手柄等同。您也可以根據手柄上的符號將其理解爲Xbox 360手柄的"返回、西瓜、開始"按鍵。由於功能相同,這裏不再贅述。

四個肩鍵中,LB、RB兩個按鍵與其它手柄無異。但LT、RT兩個扳機鍵的功能,與X/P手柄完全不同,LT、RT兩個按鍵使用了類似相機快門的兩段式按鍵設計,先按下的一段距離爲線性行程,線性行程結束後纔會觸發對應按鍵,默認設置下,這樣的設計會對部分遊戲玩家操作造成巨大影響,原本輕輕一點就能觸發的按鍵,現在必須按到比較深的位置才能觸發。雖然可能會讓輕釦扳機和全扣扳機兩個動作更容易判斷,但對於大多數手柄玩家來說,這真的不是問題。

Steam手柄的兩塊巨大的圓型觸控板均帶有仿真力回饋功能,手指在上面划動時可以感受到絲絲入扣的振動反饋。兩塊觸控板均可以向下按下,這又爲Steam手柄增加了兩個可操作按鍵。

開啓Steam平臺情況後,默認桌面狀態下,左觸控板可以模擬滾輪上下滾動和按下操作,右觸控板可以移動鼠標光標,鼠標左右按鍵則分別對應RT和LT按鍵。這種設計雖然符合手柄玩家操作習慣,但對於鼠標玩家來說非常不友好,鼠標左右鍵完全反過來了。不過好在如果你不習慣,你可以在Steam平臺的控制器配置中,自行隨意更改。這點還說還是比默認佈局的Xbox one手柄更人性化。

需要重點說明的時,由於V社在Steam手柄的優化上下了極大功夫,默認情況下,Steam手柄可分爲桌面配置、大屏幕配置以及Steam鍵組合鍵配置三種不同配置文件,但根據遊戲不同,Steam手柄會自行調整按鍵對應功能,你甚至可以完全不借助鍵鼠,僅使用Steam手柄就可以打上一局CS:GO(能不能打贏是個人問題,V社確實提供了這個功能)。

Steam手柄無線使用時,通過兩節5號電池進行供電,電池倉設計在Steam手柄背部,撥動手柄後下方的劃塊,就可以打開電池倉蓋,爲保證握掛手感,兩節5號電池需要分別放入左右握把內部。

雖然V社設計了一個小機關以方便玩家取出電池,但實際上並不太好用,電池取出時還是要費一點勁兒,另據網友反饋,由於小米電池直徑較粗,放入電池倉內將很難取出,故不建議Steam手柄的用戶使用小米電池。

Steam手柄電池倉蓋下方還設計了兩枚隱藏式背鍵,使用手指按動電池倉蓋靠近握把的位置,即可觸發按鍵。默認狀態下,左握把背部按鍵等同於手柄上的A鍵,右握把背部按鍵等同於手柄上的X鍵。當然,玩家也可以自行設定。

Steam手柄自帶的接收器還算小巧,雖然比無線鼠標上使用的NANO接收器大了不少,但相比Xbox one一代無線接收器可是小上太多了,即便相比二代也要短上一截。無線使用模式下,將接收器插入電池,手柄裝入電池後,點按Steam LOGO鍵,即可開機自動連接。使用完畢後,長按SteamLOGO鍵關閉。

遊戲測試比較多就不一一上圖,簡單的和大家說一下。

V社對Steam手柄做了大量的優化,與其它手柄相比,Steam手柄最大的優勢在於FPS遊戲,觸摸板帶來遠勝搖桿的定位(對於習慣鍵鼠的人來說顯然還是略遜一籌),玩家可以快速上手熟練使用,尤其是在CSGO中,Steam手柄可以完全全部基本操作。不過對於喫雞這種鍵位數量需求過多且非V社自家遊戲,Steam手柄出現了觸位不夠的問題。

除去《街頭霸王4》這種老遊戲以外無法支持以外,Steam手柄在動作類遊戲中的表現都還可以接受,但由於ABXY四個按鍵位置改變過大,按錯的問題時有發生,需要一段時間進行適應。

總結一下:觸控板模擬鼠標操作,讓Steam手柄可以完成其它手柄無法完成的操作,與其說是手柄,它更像是PC遙控器。雖然遊戲功能方面相比主流X/P手柄絲毫不落風,但全新的按鍵佈局,也爲玩家遊戲操作帶來不適。總體來說,如果您想買一個手柄好好玩遊戲,無論Xbox one還是DS4手柄,都比Steam手柄更爲適合,但如果你和我一樣都是外設玩家,想要體驗不同外設帶來的新鮮感,那Steam手柄一定不要錯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