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適合創作夏詩,炎熱的夏天適合讀讀清涼的夏詩。夏詩還有令人清涼的功效?那是必須的,有些詩詞恬靜風格,讀完使人心靜。心靜自然涼,心不燥就不那麼熱。《夏日雜詩》就是一首清涼指數高的夏詩,誰讀了應該都可以收穫寧靜感。以下請欣賞《夏日雜詩》原詩。

夏日雜詩

陳文述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水窗低傍畫欄開

我們品味一句詩應該先念一遍它,不管是默唸還是有聲朗誦,先感受一下它的音律韻律,不理解它的字面意思都沒關係。我們品味完它的音樂美,再來看它的畫面美。一句詩要營造有意境的畫面,它需要用到意象。

這句詩裏,水、窗和畫欄都是關鍵意象。這三樣意象在我們的想象里根據詩句能浮想出怎樣的畫面?不同的品詩者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對此應該會有各種不同的相關浮想。水呀窗呀畫,多詩意。有水,多清涼。

枕簟蕭疏玉漏催

“枕簟”就是枕蓆,一種常用臥具。“蕭疏”有清涼、涼爽之意。“玉漏”應該就是沙漏,一種計時工具。此詩,枕簟和玉漏這兩個關鍵意象沒法給人清涼感,不過,我們且看名詞之後的形容詞動詞。蕭疏是形容詞,直言涼快。“玉漏催”是怎麼回事?催人入夢。自己夏天睡在清涼舒爽的枕蓆上多愜意,多容易犯困入夢。下句便寫夢了。

一夜雨聲涼到夢

和上句古詩一樣,這句古詩也直言“涼”。不過,上句寫夢外涼,這句寫涼到夢裏,夢裏涼。也就是說,夢裏夢外都涼,那該是何等清涼?正生活在夏天裏的人都易渴望享受清涼。詩人陳文述爲什麼會覺得夜裏清涼入夢?原來是室外雨紛紛,下雨的夏天顯清涼。

萬荷葉上送秋來

它用荷葉意象,而且是“萬荷”,這令我們浮想到怎樣的畫面?滿腦子都是荷葉荷花,甚至還能在想象荷葉荷花時聞到荷花香。一陣風吹過,萬荷微妙舞動。

“送秋來”,這是從一個季節跳躍到另一個季節,從夏至秋。這句詩給人一種雙重涼感。荷葉送涼,秋天到了意味着秋涼到了。好涼的一句詩,適合高溫夏天靜靜燥熱心。

總而言之,《夏日雜詩》是一首優秀的清涼夏詩,全詩短短四句二十八字,句句言涼,水、蕭疏、雨、荷、秋這些意象都洋溢清涼感。所以說,它是一首非常適合夏天品讀的清涼古詩,品它勝似冰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