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中國多項經濟指標繼續呈現了好轉趨勢。其中,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折射出工業生產延續復甦態勢,製造業增速回升明顯。

中國經濟正在明顯回暖

前5個月,中國進出口總額爲11.54萬億元人民幣,下降4.9%。其中,出口商品6.2萬億元,下降4.7%(但5月當月是正增長的);進口商品5.34萬億元,下降5.2%。貿易順差8598.1億元,僅減少1.2%。

5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973億元,同比下降2.8%,降幅繼續收窄;投資方面,雖然整體仍未恢復但高新技術產業、衛生領域、教育領域的投資都已經實現正增長。

這意味着,隨着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經濟社會秩序有序恢復,以及在一系列穩投資政策的作用下,中國經濟已經得到有效改善,且預計二季度經濟或將實現正增長。展望整個2020年,中國經濟也有望保持2%到3%左右的增長,其中廣東、江蘇等主要省份的經濟增速與全國大體保持一致。

俄羅斯、韓國經濟壓力較大

俄羅斯的疫情主要是在4月份大規模擴散,其確診病例由3月份的數千例,增長至當前的59萬,即將突破60萬。爲了遏制疫情,俄羅斯也採取了“隔離、封鎖、暫停營業”等多項措施。

俄羅斯經濟尤其的製造業遭受巨大打擊。此外,石油價格大幅下跌,使得俄羅斯經濟支柱暫時萎靡,財政收入銳減。這些因素疊加起來,或將使得二季度俄羅斯經濟出現10%左右的降幅,2020年全年可能下降6%。

在2019年,俄羅斯經濟總量約爲1.69萬億美元,在全球排第11名。當時,中國廣東省的GDP約爲1.56萬億美元。如果今年俄羅斯經濟下降6%左右,那GDP將降至1.6萬億美元以下。

而廣東省經濟有可能實現2%到3%的正增長,如果在加上物價上漲因素,那經濟總量很可能將超過1.6萬美元,從而實現對俄羅斯的趕超。那韓國呢?廣東省能否也實現對韓國的趕超呢?

雖然韓國的疫情控制的也相對不錯,並在一季度實現了1.4%的正增長。但韓國的對外貿易卻一直因爲歐美以及其他地區的疫情原因,一直處在下降通道中。高盛、世行、穆迪等機構預測:2020年韓國經濟降幅在2%左右。

數據顯示,2019年韓國GDP爲1.64萬億美元,在全球排第12名。如果今年經濟整體下降2%左右,那GDP或將在1.6萬億到1.61萬億美元之間,也很有可能被廣東省超越。當然了,以上均根據當前疫情發展的趨勢來推算的,最終情況如何有待事實檢驗。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