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农商银行党委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围绕建好支部强堡垒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在党建“固根铸魂”和经营机制转换“固本拓源”融合上下功夫,创新载体,选好抓手,不断丰富“党建+金融”工作成效,促进了全行科学转型、稳健发展。

固根铸魂强党建,扛牢政治责任。农商行是党的队伍。该行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站稳党领导全行工作的立场。首先,从党委班子做起,制定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逐一明确党委班子、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工作责任,完善党委会议议事规则,持续强化党管金融、党管队伍的格局。其次,整合全行党建资源,配齐配强支委班子。明确党支部对所辖支行、分理处、直营部室的管理事项和权限,解决单一经营单位在普惠金融大走访、整村授信、特色营销等方面人员、资源的短板,积极打造农商姓党、党建兴行的工作体系。再次,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载体,突出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党建工作实务等重点,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促使全行员工从政治高度审视农商事业和岗位工作,增强为党工作的使命感、为民服务的责任感、高质量发展的荣誉感。最后,以党内制度法规为准绳,梳理明确了党员周学习、活动日、党委委员上党课、组织生活会、档案会审、支部书记培训、党员过党节、党务专题会议等“八项规定性动作”,并建立了“党建+金融”专项考核机制,为高质量党建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聚焦主业担使命,扛牢服务责任。“三农”是农商行的根基,为党工作就必须更加专注主业主责。为此,该行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确立了利用三年时间实现普惠金融大走访和客户信息采集全覆盖,信用评定到户的整村授信目标。为确保实效,该行先后完成了“外拓营销”“整村授信”到“普惠金融大走访”三个版本走访流程的迭代,开发了客户信息管理和普惠智贷两个系统,以10个基层党支部为考核对象,建立起相对应的考评评价体系,“上网”与“下乡”并重的推动工作。根据需要,该行打破贷款必有担保、要抵押的传统,以“金燕e贷”为基础,量体裁衣,创新推出了面向“三农”的“惠农贷”,面向玉雕产业的“玉乐贷”、面向党员同志的“党员帮扶贷”等10款纯信用贷款产品,形成了“普惠金融大走访+10”的多样化、个性化、便捷化产品服务体系,提升了服务匹配度和有效性。疫情期间,该行依托完善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累计投放复工复产专项贷款133笔136209万元;通过实施差异化利率政策,共让利276余万元;充分运用人行再贷款政策,发放支农支小支微专项贷款29笔18303万元,利率不超过5.5%,仅此一项可为企业减负超过1200万元以上。

搭建平台强措施,扛牢社会责任。该行遵循理论—实践—创新的路径,坚持把下沉人员、资源、服务的普惠金融大走访,作为“党建+金融”的结合点,在走上下功夫,在访上做文章。一方面借鉴引进“不做金融产品推销员,只做普惠金融服务员”的理念,将普惠金融大走访拓展至金融知识、防诈知识宣讲,社保卡激活,帮扶困难群众,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开展送电影、送戏曲、送医疗和技术等活动,培育了“更近、更亲”的客户关系。另一方面,先后与县委组织部、各乡镇办党(工)委和409个行政村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建立起行党委对接县委组织部,党支部对接乡镇党政,支行对接村委的工作体系;确定了包括整村授信、金燕e家布局、党组织共建等十项合作内容,并设立了100万元“乡村振兴专项发展基金”予以保障。通过持续的探索完善,该行以“五个融入”(融入党建守初心、有信仰,融入主业促创新、有担当,融入服务解难题、有温度,融入公益显担当、有情怀,融入乡村治理、有抓手)为特色的“党建+金融”模式,已经成为政银合作、三级联动,同画基层党建与业务发展同心圆的大平台。

(郭德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