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平縣農商銀行黨委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圍繞建好支部強堡壘和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努力在黨建“固根鑄魂”和經營機制轉換“固本拓源”融合上下功夫,創新載體,選好抓手,不斷豐富“黨建+金融”工作成效,促進了全行科學轉型、穩健發展。

固根鑄魂強黨建,扛牢政治責任。農商行是黨的隊伍。該行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要位置,站穩黨領導全行工作的立場。首先,從黨委班子做起,制定了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逐一明確黨委班子、黨委書記、黨委委員工作責任,完善黨委會議議事規則,持續強化黨管金融、黨管隊伍的格局。其次,整合全行黨建資源,配齊配強支委班子。明確黨支部對所轄支行、分理處、直營部室的管理事項和權限,解決單一經營單位在普惠金融大走訪、整村授信、特色營銷等方面人員、資源的短板,積極打造農商姓黨、黨建興行的工作體系。再次,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爲載體,突出黨章黨規、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黨建工作實務等重點,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促使全行員工從政治高度審視農商事業和崗位工作,增強爲黨工作的使命感、爲民服務的責任感、高質量發展的榮譽感。最後,以黨內製度法規爲準繩,梳理明確了黨員周學習、活動日、黨委委員上黨課、組織生活會、檔案會審、支部書記培訓、黨員過黨節、黨務專題會議等“八項規定性動作”,並建立了“黨建+金融”專項考覈機制,爲高質量黨建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聚焦主業擔使命,扛牢服務責任。“三農”是農商行的根基,爲黨工作就必須更加專注主業主責。爲此,該行堅持“小額、分散”的原則,確立了利用三年時間實現普惠金融大走訪和客戶信息採集全覆蓋,信用評定到戶的整村授信目標。爲確保實效,該行先後完成了“外拓營銷”“整村授信”到“普惠金融大走訪”三個版本走訪流程的迭代,開發了客戶信息管理和普惠智貸兩個系統,以10個基層黨支部爲考覈對象,建立起相對應的考評評價體系,“上網”與“下鄉”並重的推動工作。根據需要,該行打破貸款必有擔保、要抵押的傳統,以“金燕e貸”爲基礎,量體裁衣,創新推出了面向“三農”的“惠農貸”,面向玉雕產業的“玉樂貸”、面向黨員同志的“黨員幫扶貸”等10款純信用貸款產品,形成了“普惠金融大走訪+10”的多樣化、個性化、便捷化產品服務體系,提升了服務匹配度和有效性。疫情期間,該行依託完善的金融產品服務體系,累計投放復工復產專項貸款133筆136209萬元;通過實施差異化利率政策,共讓利276餘萬元;充分運用人行再貸款政策,發放支農支小支微專項貸款29筆18303萬元,利率不超過5.5%,僅此一項可爲企業減負超過1200萬元以上。

搭建平臺強措施,扛牢社會責任。該行遵循理論—實踐—創新的路徑,堅持把下沉人員、資源、服務的普惠金融大走訪,作爲“黨建+金融”的結合點,在走上下功夫,在訪上做文章。一方面借鑑引進“不做金融產品推銷員,只做普惠金融服務員”的理念,將普惠金融大走訪拓展至金融知識、防詐知識宣講,社保卡激活,幫扶困難羣衆,關愛留守兒童等方面,開展送電影、送戲曲、送醫療和技術等活動,培育了“更近、更親”的客戶關係。另一方面,先後與縣委組織部、各鄉鎮辦黨(工)委和409個行政村簽訂了合作共建協議,建立起行黨委對接縣委組織部,黨支部對接鄉鎮黨政,支行對接村委的工作體系;確定了包括整村授信、金燕e家佈局、黨組織共建等十項合作內容,並設立了100萬元“鄉村振興專項發展基金”予以保障。通過持續的探索完善,該行以“五個融入”(融入黨建守初心、有信仰,融入主業促創新、有擔當,融入服務解難題、有溫度,融入公益顯擔當、有情懷,融入鄉村治理、有抓手)爲特色的“黨建+金融”模式,已經成爲政銀合作、三級聯動,同畫基層黨建與業務發展同心圓的大平臺。

(郭德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