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姿多彩,諸多新鮮食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但是隨之引發的就是各種疾病的造訪。食療也在人們的生活中的比重愈發大,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最常見的腎結石的食療法則。

預防腎結石的飲食要點,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喝足夠多的水(白水或茶水)

不要總是等到很渴了再喝水。特別是在夏天和體育運動之後出汗較多的情況下,血液被濃縮,更需要及時補水。如果身體處於缺水狀態,尿液就會濃縮,尿液中本來處於溶解狀態的物質可能因爲過飽和而沉澱,腎臟和膀胱就更容易出現結石。

按照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在不出汗的情況下,每天宜喝6杯水(一次性紙杯的量,約200毫升)。不過,每個人對水的需要不一樣,最簡單的方式是看看尿液的顏色,如果顏色比較深,說明需要多喝水;正常情況下尿液是很淺的黃色。服用B族維生素的情況下,要注意維生素B2的顏色是鮮黃色,和喝水少的那種黃色調有所不同,即便如此,也容易干擾對尿液顏色的判斷。

喫富含鈣的食物

很多人聽說腎結石多是草酸鈣型結石,便認爲應當減少鈣的攝入量,少喫富含鈣的食品,這是一個極大誤解。研究證據證實,膳食中鈣攝入量高,反而會降低患腎結石的危險。腎結石患者也完全無需刻意降低膳食中的鈣攝入量。無論是豆腐還是牛奶,還是富含鈣的綠葉蔬菜和芝麻醬,都可以經常放入餐單當中。不過,雖然富含鈣的食物有利於預防腎結石,但服用補鈣產品的時候還是要小心些。

所以,每天補鈣400~600毫克是可以的,但一般建議少補 即400毫克。且最好分兩次補,比如早餐喫200毫克鈣片,晚餐再喫200毫克鈣片。喫的時候注意是在用餐時或剛剛喫完的時候,不要在空腹條件下服用鈣片,服用其他複合維生素礦物質片的時間要求也一樣。

攝取足夠多的鉀和鎂

有調查表明鎂的不足可能是增加腎結石風險的一個因素。鉀和鎂元素供應充足,可以改善鈣的利用情況,避免鈣從尿中排出,從而減少腎結石的風險。20世紀末就有研究發現,鉀的攝入量和草酸鈣型腎結石的風險呈現負相關。

人們都知道,所有蔬菜水果均富含鉀。富含鎂的最推薦食物則是各種深綠色葉菜,因爲葉綠素的分子中含有鎂,它們是食物當中鎂營養素密度最高的一類。顏色越濃綠,其中含鎂就越高。

遠離甜飲料和甜食

糖會干擾鈣的吸收利用,這一點早就爲人們所知。甜飲料促進腎結石,也有很多研究證據。美國是腎結石高發大國,甚至兒童也有腎結石患者,有研究者認爲與甜飲料攝入過多有關。不僅調查證明甜飲料攝入與腎結石的風險相關,人體試驗也發現了直接的證據。喝含維生素C的甜飲料時尤其要注意,有研究提示,攝入1-2克的維生素C會導致尿中草酸排出量顯著增加,Tiseliusindex升高(一種生化指標),從而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避免蛋白質攝入量過高

蛋白質過量時,尿鈣排出量增加,從而增大腎結石的危險。喫大魚大肉過多而主食、蔬菜偏少的情況下,容易造成膳食中鈣、鉀、鎂元素過少,而硫、磷元素過高的問題,使尿鈣排出量上升,骨鈣溶出增加。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快速減肥時,如果採用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非常容易造成腎結石的後果。所謂的“喫肉減肥”、“雞蛋減肥”等方法,都有這樣的風險。所以很多女性在三餐之外還服用膠原蛋白美容產品,以及健身人羣在肌肉訓練之後服用大量的蛋白粉、蛋清等高蛋白保健品或食品,也有類似的危險。

綜上所述,總結以下幾點有利於預防腎結石的飲食方式:

●多喝水,少喝甜飲料,特別是可樂飲料和高維生素C飲料。

●多喫蔬菜和水果,特別是綠葉蔬菜。

●澀味蔬菜宜焯後烹調,不澀的蔬菜則無需擔心。

●正常食用富含鈣的食物,如奶類、傳統豆腐、綠葉菜、芝麻、堅果等。

●豆腐宜以傳統的滷水豆腐最佳,石膏豆腐亦可,內酯豆腐最差。

●豆漿宜適量,每天2杯(一次性紙杯)以內爲好。

●動物蛋白質不要過量,肉類攝入量平均每天不超過75克(一兩半)爲好。

●慎重服用任何蛋白粉產品,包括膠原蛋白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