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發達的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直線上升,許多新鮮事物進入人們的眼球,尤其是在食品上。現在市場上的加工食品越來越多,看起來難免眼花繚亂,至於營養怎麼樣就先不說,今天就來看一下如何判斷我們買的食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吧!

根據國家的相關法律,消費者擁有知情權,也就是我們購買的食品的相關信息是我們需要了解的,也是我們保障自己權利的不二法門。那麼,怎麼看食品標籤?主要還是以下七個要點。

看食品名稱(類型)

標籤上必然會標明食品的名稱或類型,而且這個名稱必須是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所許可的規範名稱,能反映出食品的本質。如果食品名稱是企業自己“創新”的,那就要用同樣的顏色和字體,在旁邊標註規範的名稱。

看配料表

食品的營養品質,本質上取決於原料及其比例。按法規要求,含量最大的原料應當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後一位。

看食品添加劑

現在,我國對食品添加成分的標註也越來越嚴格了。按國家標準,食品中所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劑都必須註明在配料表中,即便消費者不認識也沒關係,一般添加劑的使用量都非常小,低於1%,所以它們“排名不分先後”。

看營養成分表

對很多食物來說,營養素是人們追求的重要目標。而對於以口感取勝的食物來說,也要小心其中的熱量、脂肪、鈉含量等指標。按我國食品標籤相關法規,2013年1月1日出廠的每一種產品都必須註明五個基本營養數據,包括食品中所含的能量(俗稱熱量、卡路里)、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鈉的含量,以及這些含量佔一日營養供應參考值(NRV)的比例。

看產品重量、淨含量或固形物含量

有些產品看起來可能便宜,但如果按照淨含量來算,很可能會比其他同類產品反而昂貴。

看生產日期、保質期和保質條件

保質期指可以保證產品出廠時具備的應有品質,過期品質有所下降,但很可能仍然能夠安全食用;保存期或最後食用期限則表示過了這個日期便不能保障食用的安全性。在保質期之內,應當選擇距離生產日期最近的產品。雖然沒有過期意味着食物仍具有安全性和口感,但畢竟隨着時間的延長,其中的營養成分或保健成分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看認證標誌和產地信息

很多食品的包裝上有各種質量認證標誌,比如有機食品標誌、綠色食品標誌、無公害食品標誌、原產地標誌、ISO認證標誌、QS標誌等。QS標誌是所有食品市場準入標誌,沒有它的食品就不能在超市銷售。有機、綠色和無公害標誌代表着產品的安全品質符合相關標準,特別是在農藥殘留方面有一定優勢,但不代表營養品質更好。原產地標誌代表產品出自最佳產地,能達到這個產地所出產的知名農產品的應有品質。ISO認證標誌代表着企業的管理質量,表明對生產過程的控制和管理能力較強,有利於預防生產事故和不合格產品的出現,但與營養價值沒有關係。

此外,還有很多信息可以進一步瞭解,比如產品的執行標準號,產品的食用說明,食物過敏原信息,產品的產地等。產地不同,環境質量就可能不同,食品的安全性和感官品質也就不同。標準不同,產品的品質也就會有很大差別,比如純釀造醋和配製醋的執行標準號就不一樣,前者是GB18187-2000,後者是GB2719-2003。只是,這一點普通消費者恐怕比較難以瞭解,需要有食品專業的基本專業知識。所以我了我們的健康,必要的一些食品專業知識還是需要了解一些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