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文化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雖然現在市面上酒類的品種也比較多,但都無法撼動白酒根深蒂固的地位。平時無論是老友見面、家人團聚還是商務宴請,都少不了要有美酒助興,除了美酒,合胃口的下酒菜也是必不可少的。

小時候看古裝片,經常會見到古人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場景,酣暢淋漓的感覺,看着就眼饞。我們平時常見的下酒菜比較多,但最解饞、最適合下酒菜的還得是豬肉,尤其是肥瘦相間的部位,喫起來倍兒香、倍兒解饞,用來下酒也是一絕。

說到豬身上的下酒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豬頭肉,其實,除了豬頭肉,豬身上還有不少部位都非常適合下酒。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幾款豬肉中適合下酒的部位,看看有沒有你最喜歡的那道菜?

第六名、豬大腸(乾煸肥腸)

豬大腸在豬身上擔負着消化的重任,它的活動量非常大,所以它的口感非常Q彈勁道。很多人不喜歡喫豬大腸的原因是因爲它的腥臭味,其實,只要清洗得當,根本聞不到什麼異味,再加上乾煸的烹飪方式,麻辣鮮香,豬大腸會變得非常美味,下酒絕配。

第五名、豬皮(水晶皮凍)

豬皮可以說是豬身上最廉價的部位之一,豬皮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豬皮經過高溫煮制後再低溫凝固,就會形成豬皮凍。豬皮凍的口感Q彈,非常好喫,搭配上酸辣口味的料汁,相信沒有人會不喜歡這道下酒菜。

第四名、豬舌頭(滷豬舌)

一頭豬身上只有一個舌頭,重量大約只有500-800克,所以豬舌頭還是比較少珍貴的。豬舌頭這種食材,喜歡的人對它愛不釋口,但也有不少人不喜歡這個味道。原因就是有異味、還難嚼,其實,只要是經過滷製的豬舌頭,幾乎聞不到什麼異味,也正是因爲它獨特的口感,所以很多酒友都愛喫喫滷豬舌這道菜。

第三名、豬肘子(醬肘花)

豬肘子部位的肉肥瘦相間,尤其是前肘,肉多、骨肉少,經過醬滷之後變得軟爛入味,再經過手工處理,讓豬皮部位緊緊地包裹住裏面的肉,晾涼以後切片再食用。表皮Q彈、肉質鹹香入味,而且還不會有油膩的感覺,真的是非常適合下酒的一道菜。

第二名、豬頭(滷豬頭肉)

很多人都喜歡喫豬頭肉,尤其是對於一些資深酒友來說,喝酒時絕對不能少的就是一盤肥而不膩的豬頭肉,從古至今,豬頭肉也一直都是喝酒的絕佳下酒菜。肥而不膩的豬頭肉搭配上一碟蒜醋汁,再配上二兩下酒,相信沒有酒友能拒絕這個味道。

第一名、豬耳朵(涼拌耳絲)

相信很多朋友對於涼拌耳絲這道菜都不會陌生,喫到嘴裏“咯吱咯吱”的聲音非常有魔性,喫上一口就停不下來,也是非常不錯的一道下酒菜。作爲豬身上“最脆”的部位,豬耳朵的價格相對來說也比較貴,尤其是加工成“層層脆”以後,價格比普通的醬牛肉還要貴上不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