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今現狀而言,全球都處在加速化階段,在這樣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各個省份各個城市都在卯足了勁兒的發展,害怕稍不留神就會被時代拋下。而如今城市發展的競爭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交通之間的競爭。畢竟交通便捷了在高鐵化時代中發展前景是十分壯觀的。

拿四川來舉例子,下轄城市中能夠有條件做水陸空綜合交通樞紐的城市已經爲數不多了。雖說歷史上四川廣元曾是老牌交通樞紐龍頭,但現如今實力被分散,底牌被瓦解,根本沒多大實力競爭。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會說四川沿江靠河的城市那麼多,綿陽南充德陽不論是水運還是陸路發展都不錯,作爲綜合交通樞紐不行嗎?

答案不言而喻,它們的確不行。雖說四川很多城市都是沿河靠江而建,但除了長江以外四川的大部分城市已經喪失了航運功能,或者運輸功能微乎其微起不到重要作用。特別是自從重慶被直轄後,這種狀況一直持續。

因此若是爭搶水陸空綜合交通樞紐,能夠競爭的無非就是宜賓和瀘州了。那麼宜賓和瀘州在水陸空三個方面來說都有哪些優勢呢?我們不妨來比較一下。

就陸路交通來看,宜賓和瀘州二者不分伯仲。但如果將鐵路單獨拎出來比的話,瀘州明顯就落後很多。宜賓現如今已經擁有多條高鐵線路,如今成貴高鐵的成功運行將會使宜賓連接成都和貴陽兩座城市,能夠與這兩座新興城市融合發展對於宜賓來說是天賜良機。

相比這樣的機遇,瀘州就慘很多,至今爲止瀘州還沒有開通一輛客運列車,當地人一提到這件事兒就忍不住淚流滿面。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川南城際鐵路建成後,瀘州將會告別沒有鐵路的歷史,正在規劃的瀘遵鐵路建成後又會帶動瀘州的發展。

就水運交通來看,宜賓和瀘州依然是處於齊頭並進階段。宜賓自古以來就被稱爲萬里長江第一城,憑藉位於長江上游的地理位置,宜賓成爲可以通航到更遠的城市。而瀘州雖然位於宜賓下游地帶,通航卻比宜賓優越很多。再加上瀘州港如今成爲四川第一大港口集裝箱碼頭城市,是全國內河的28個主要港口,瀘州的優勢也逐漸顯現出來。

從航空交通來看,瀘州的優勢比宜賓大的多。自從瀘州新機場投入使用而來,憑藉地理位置優勢,人流吞吐量逐漸加大。截止到2019年底瀘州雲龍新機場的旅客數量已經達到了18萬人次。龐大的人流量給當地帶來了十分大的經濟效益,使其成爲四川省第三大航空機場。

有了這樣的成績後,瀘州新機場還在規劃重修修建航站樓,以後的發展更不容小覷。面對這樣的競爭,宜賓也開始了新機場的修建,但成果卻不盡如人意,人流吞吐量不多,只能作爲人們出行便利的中轉站。

但不管怎樣,宜賓和瀘州這兩座新機場的修建,使得二者各方面競爭不斷加劇。不過老話說得好:良好的競爭會造就更好的雙贏狀態。只有在這樣良性的競爭中,宜賓和瀘州才能更高更快更好的發展。但是至於水陸空綜合交通樞紐最後贏家花落誰家,還需要看他們近幾年的變化。

對於這樣的兩座城市,不知道屏幕前的小夥伴們有什麼樣的看法呢?不妨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好了,本期節目就到這裏,我們下期見。

相關文章